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专家呼吁:应加强对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研究

2015-10-24 17:3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在1毫米宽度的玉石上,可以徒手微刻出3至5条纹饰,这工艺可是距今四五千年前。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认为,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纺织史的空白,其学术意义毋庸置疑。

   “在1毫米宽度的玉石上,可以徒手微刻出3至5条纹饰,这工艺可是距今四五千年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良渚玉工》学术成果发布会暨中国古代玉器工艺学术座谈会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邓聪教授,为中国古人手工业技艺赞叹不已。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则由此提出,在考古学领域,要加强对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研究。

   王巍认为,虽然古代手工业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一直以来,中国考古学在技术层面上的分析备受冷落;对于手工业的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古代工艺技术的研究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还是非常薄弱的。

   《良渚玉工》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研究“良渚玉器及其影响”的成果集成。课题组通过借助显微摄像技术深度挖掘考古资料信息,从良渚玉器的工艺和技术上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在这个意义上,《良渚玉工》不仅详细分析了琢玉工艺和技术进步,而且展示了玉器所反映出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为中国考古学进一步借助新的技术和手段,对考古资料进行第二次发掘,深度解读资料背后的信息起到了示范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对于良渚玉器的研究,不局限于工艺本身,还把玉器工艺背后的技术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探索都联系了起来,为研究玉器提供了新视角。

   加强对古代手工技术研究的呼声,也在国家文物局纺织品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的学术年会上,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吴小红教授提出来。当天,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2000年前的提花织机模型,在研究修复完成后,首次公开展出。这是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课题“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的一个重要成果。

   该课题的总负责人,中国丝绸博物馆长赵丰介绍说,经过两年来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测绘,还原了汉代提花机的结构及其提花生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3D展示系统。提花机的基本概念是,将提花规律贮存在织机的综片上或是与综眼相连接的综线上,重复控制提花的动作。专家为这4台织机命名为勾综提花机,即用两片地综和多片纹综来进行提花。

   汉朝提花机只是中国古代强大手工业技术的缩影,背后代表的是中国古代辉煌科技史。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把提花机的发明归于中国。他曾说,织机的机字来自于织机的形状,而后又成为一切机械的总称以及智慧的代称,说明它在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认为,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纺织史的空白,其学术意义毋庸置疑。如何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古代手工艺技术的研究,成为中国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共同课题。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朱仙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