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寿险费率市场化后,车险产品定价何时开放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的“8月改革”一直以来也不见动静。终于,“车险费改疑云”在近期召开的“2014车险联席内部大会”上有了新动向。
车险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并不会是迅速地将市场完全放开,而是通过先制定商业车险的示范条款,然后在示范条款的基础之上,各家保险公司可以推出创新条款,完善车险定价。而对于各大保险公司来说,制定创新条款的前提,还是大数据的支持。除了传统的座位数、车龄、新车购置价因素,以及最新消息称的车型因素外,还有更多的数据可以加入到车险定价参考的“大军”中来,其中,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关于“人”的因素。
市民期盼五折优惠
一直是业内关注焦点的车险费改问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热烈讨论。虽然,几个月前就有消息称,8月份保险业将开始实施车险费改,但是“流言蜚语”的背后,监管层却一直“不动声色”。而这一切,终于在6月26日-27日召开的“2014车险联席内部大会”上,有了新动向。
虽然会议并没有明确列出车险费率改革时间表,但有内业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期间,车险费改启动的可能性很大。
车险费率的改革,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其影响的将不仅仅是保险公司,还将涉及到4S店、维修机构和每一位车主;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3741万辆,汽车驾驶人2.19亿人。
近些年,尽管汽车保有量和驾驶人与日俱增,但车险行业却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车主“叫嚷”着车险保费太贵;而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全线亏损(仅上市险企盈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亏损就意味着服务质量提升的难度加大,然而服务质量得不到提高,车主的好感度又会降低,从而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打价格战来进行“促销”。
为让保险公司不是简单地大打价格战,车险费改将通过实行差别化定价,让保险行业产生更多合理的利润,让保险公司实现多元化经营,使其车险业务经营重点转移到提升服务上。
其实,对于车险业的费率市场化,市民也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车险无忧CEO帅勇在微博上做了车险价格小调查——“假设上一年度没有出险,希望得到多大的保费优惠”,客户都将选票投给了“五折”,而非“三折”等更低的折扣。其中一名参与调查的车主表示,“车险价格并不是越便宜越好,因为服务是有成本的,价钱太低意味着服务打折。”
大数据时代的新指标
车险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并不会是迅速地将市场完全放开,而是通过先制定商业车险的示范条款,然后在示范条款的基础之上,各家保险公司再推出创新条款,完善车险定价。而对于各大保险公司来说,制定创新条款的前提,还是大数据的支持。
据可靠消息指出,车险费率改革将不再只按照座位数、车龄、新车购置价格等因素简单地进行定价,而要加入车型的因素。车型定价即根据不同车型的“零整比”,进行更细致的精算。
事实上,除了车型数据,在大数据时代,还有更多的数据可以加入到定价参考的“大军”中来。
一直以来,我国的车险仅以车的因素定价,比如两个驾驶习惯完全不同的驾驶者购买了同一款汽车,驾驶者A可能三年不出险,B却是一直出险,可是他们之间的保费价格却相差不过30%。
可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AB两位驾驶者的风险完全不同,A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能是“纯利润”,然而B却是让保险公司每年“倒贴”的。因为车险定价的限制,近些年来,一年不出险的好车主并没有得到“优待”,据统计,一直以来,80%的好车主的保费都赔给了20%的常出险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