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专题 > 回眸十二五 > 文化

精彩“十二五”·济宁亮点 文化济宁的瑰丽画卷

2015-12-21 13:53 作者: 来源:东方圣城网
文化的发展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发达程度。回眸我市文化这五年,文化品牌彰显魅力,文化红利惠及城乡,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济宁人在以往瑰丽的文化底色上,正在勾画着更加美好的画卷。 我市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也是提升我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十二五”期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以来,济宁站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谋划全市文化发展,抓住用好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落户我市的重大机遇,确定了围绕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目标、贯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线、打造“儒学原乡·文化圣地”品牌、强化文化惠民理念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艺作品创作质量,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张帆 通讯员 乔明 聂鑫)文化的发展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发达程度。回眸我市文化这五年,文化品牌彰显魅力,文化红利惠及城乡,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济宁人在以往瑰丽的文化底色上,正在勾画着更加美好的画卷。

    我市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也是提升我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十二五”期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以来,济宁站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谋划全市文化发展,抓住用好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落户我市的重大机遇,确定了围绕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目标、贯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线、打造“儒学原乡·文化圣地”品牌、强化文化惠民理念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艺作品创作质量,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化发展普惠于民

    11月21日,兖州区东方中学初一年级的徐春风同学在爷爷的带领下,来到兖州区图书馆尼山书院学习碑刻拓片的制作。经过老师的详细讲解,徐春风现场制作了“福”、“禄”、“寿”、“喜”的拓片。“下周末爷爷66大寿,我要把在尼山书院学到的传统才艺献给爷爷!”

    兖州区图书馆尼山书院设有国学讲堂、经典阅览、文化体验等活动展室,定期组织青少年开展经典诵读、国学讲座、礼乐教化、琴棋书画和民间艺术学习等活动,其中碑刻拓片、射箭、古琴、围棋、书法、二胡、汉服等传统文化体验深受读者欢迎。

    我市以各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社会公益文化阵地为依托,广泛组织开展以传播儒学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儒学原乡·文化圣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通过完善儒学普及传承阵地,开展国学主题实践活动和创作精品剧目等,逐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民俗化。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建成“尼山书院”10个,开展儒学传播活动307场,服务群众超过10万人。此外,还通过制定“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实施方案和服务标准、建立儒学教师人才库、编撰乡村儒学教材等方式,打造“乡村儒学”文化亮点,共建设乡村、社区儒学讲堂903个,开展活动11000余场,服务群众超过60万人。

    加快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以公共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博物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广场为脉络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市共建成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5个,国家一级文化(艺术)馆5个,县级两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15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设综合文化站(文化中心),共建成文化广场5716处,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繁荣群众文艺活动,通过制定业余群众文化队伍登记管理办法,指导群文队伍健康文明发展,共登记6598支队伍19.8万人。“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工程被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先后举办了大运河流域曲艺学术交流展演及研讨、“儒乡鼓韵金唢呐”吹打乐大赛、“千年运河曲声扬”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新创作小戏汇演、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发掘了一大批优秀民间艺术家,新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10月16日和17日,由济宁玉堂酱园的真实发展经历提纯与改编的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河都老店》作为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展演剧目之一在山东剧院精彩上演,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曲折感人的情节,生动精彩的演出,为济南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十二五”期间,我市通过提升文艺作品创作质量,挖掘和培养艺术人才,实施精品工程、优秀保留剧目工程,设立专业艺术创作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了扶持艺术创作长效机制。制定《济宁市舞台艺术创作规划》,着力加强内容设计,大戏、小戏同步推进,明确创作主题、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积极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演艺集团走出一条既深化创新投身市场、又坚持文化惠民服务的双轨制改革路径,按照“讲好济宁故事、弘扬地域文化、彰显时代风貌”的创作思路,创作了《圣水河的月亮》、《孔子试徒》、《蹬鼓》、《中国结》、《乡村娃的梦》、《我家就在岸上住》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叫好又叫座的艺术精品。2013年,山东渔鼓《孔子试徒》等3件作品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去年山东梆子大型现代戏《圣水河的月亮》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以及编剧、优秀表演奖和第三届中国豫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又参加了“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这是时隔15年之后济宁市又一次进京展演,充分展示了济宁文艺创作和戏曲演艺的发展成就,提升了孔孟之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艺术人才的精心培养。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山东省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改进文化人才管理体制,创新文化人才工作机制,完善文化人才政策,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全面发展。去年同青岛市艺术学校开始创新性尝试合作办学,分别成立了济宁市山东梆子传承基地、青岛艺校实训基地和青岛艺术学校、济宁市杂技团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招收山东梆子戏曲学员和杂技学员。今年四五月份,连续举办了全市戏曲演员培训班和全市重点作者培训班暨基层采风活动,对提高全市中青年演员的表演水平、创造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提供了好的平台。

    融合发展产业腾飞

    为让文化软影响发挥经济硬实力,我市通过引导和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教育、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等融合发展,涌现出一批文化产业新业态,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

    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完善文化产业的财政、土地、工商、金融、人才、资金等政策体系。设立济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作为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园区“三大载体”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目前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儒源文化集团进入全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名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1个,省级重点文化企业4家、重点文化产业项目7个。

    大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利用“孔子文化”和“运河文化”等文化品牌优势,积极实施“一县一品”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成功创建了曲阜国学培训、梁山出版印刷、鱼台草柳编、嘉祥石雕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挖掘整合各类节会资源,提升孔子文化节、邹城母亲节、汶上太子灵踪文化节、水浒文化节等文化节会品牌的档次和水平。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信息、金融等要素融合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在济宁国家级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包括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软件服务商、全球IT行业领军企业美国甲骨文,经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豆神动漫与美猴动漫,国内知名互联网团购企业亲亲网等60余家企业入驻。积极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赴美国、日本、韩国和深圳、杭州等地参加文化贸易展会,扩展营销渠道建设。以鱼台柳编、草编、纸花企业为基础的鱼台清河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已经建立,以曲阜圣美框业、金乡圣亚达铅笔、嘉祥圣润纺织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市文化产品出口额超1.2亿美元,其中仅鱼台柳编、草编、纸花企业年外贸出口额就近3000万美元。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济宁历来是一片文化沃土,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文化之根博大精深、文化情怀开放包容,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弦歌不绝。“十三五”即将开局,文化济宁势必传承历史、守正出新,全面掀起文化强市建设高潮,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