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文章

中国房颤日:房颤引发的中风“猛于虎”

2016-06-07 18:21 作者:陈烨菲 来源:人民网
(陈烨菲)“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凶险,许多患者不治或者落下终身残疾”。还有一些预防房颤中风并发症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比如左心耳封堵术等,主要适用于无法长期服用或耐受口服抗凝剂的房颤患者。

  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 (陈烨菲)“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凶险,许多患者不治或者落下终身残疾”。今天是第四个“中国房颤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科刘兴鹏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应该帮助患者认清房颤背后‘中风’这只‘猛虎’,提高对中风的长期防范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减少房颤导致的中风事件的发生。”

  房颤引发的中风猝不及防,更可怕

  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房颤本身的症状虽轻,但可能导致可怕的中风。当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消失,心房中的血液无法完全被泵出,会瘀滞在心房内,逐渐凝结成块形成血栓,如果血栓随血液进入脑部血管,90%的机率会将血管堵塞,阻断脑部供血,导致中风发生。

  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可怕。这是因为相较于血管内的空间,心房内更“宽敞”。若心房中有凝结成块的血栓,其个头更大,极易堵塞人体中较大的血管。这就导致了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所以,得了房颤一定要有预防中风的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中风发生的风险及可能带来的伤害。

  房颤导致的中风可以预防

  “预防房颤导致的中风需要使用抗凝血的药物(简称抗凝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刘兴鹏主任介绍:“这与预防由高血压引起的中风不同。”高血压患者通常会使用抗血小板凝结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其对预防由房颤导致的中风疗效不理想,而且会增加出血风险。据调查,在确诊为房颤的中风患者中,仍有多达7成在使用阿司匹林,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些患者仍然发生了中风。

  过去几十年中,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抗凝药是华法林,但由于剂量个体差异大、存在较多的药物-药物和药物-食物的相互作用,患者需频繁去医院抽血监测,非常不便,导致依从性很差。而达比加群酯克服了华法林的局限性,服用方便,无需频繁监测,患者更容易坚持治疗,同时其疗效和安全性不劣于甚至优于华法林,而且在中国人群中安全性更佳。

  此外,还有一些预防房颤中风并发症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比如左心耳封堵术等,主要适用于无法长期服用或耐受口服抗凝剂的房颤患者。

  房颤患者无不适感觉,也须坚持抗凝治疗

  许多房颤患者不理解为什么平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还需要每天服用抗凝药。实际上房颤患者的中风与其危险因素有关,而与房颤症状轻重无关。一旦发现房颤,就必须终身抗凝治疗。

  现在,北京市很多医院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设有专门的房颤门诊,房颤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个人的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阵发还是持续性房颤,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不可随意停药,掉以轻心,避免让中风有机可乘。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贺亚林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