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32775829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327758290

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美食文章

误食碱性物质当心食道癌 哪些习惯易致食道癌?

2016-05-24 16:28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建议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细嚼慢咽并不是指越慢越好,每餐细嚼慢咽的时间最好在二三十分钟左右,这并不包括吃饭中聊天、应酬的时间。槟榔本身属于一种刺激性食物,这对食道又加上一层 影响,综和多种原因,即易引发食道癌。

  食道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食道癌的易患人群有哪些?相信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食道癌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了递增的趋势。食道癌高发人群就是具备了食道癌发生的种种条件从而有可能患上此病。

  专家指出以下人群容易患上食道癌

  第一、烟酒爱好者。喝酒,吸烟都有致癌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好的习惯,那么他患食道癌的机率要远远高于普通人,这是因为两者协同致癌的作用非常大,食道癌高发人群中以烟酒爱好者居多。

  第二、有家族遗传史的人。临床上会发现,食道癌患者往往会出现家族性,其实这是由于患者整个家族的生活习惯比较接近食道癌发生的条件。因此,像这样的情况,家族里的人最好是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并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第三、误食碱性物质者。碱液的碱性特点使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误食了碱性物质,而得了食道炎,在日后的生活中就有可能患上食道癌。

  第四、过多食用发霉变质的食品者。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但是过分节约和不舍得使得很多负面影响不断产生。像农民朋友,对于发霉的粮食一般都不舍得丢掉,因为粒粒皆辛苦,但是这些霉变的粮食给他们身体带来的危害,远远要多于带给他们的益处。所以提醒广大朋友及其他的朋友,在以后的的生活中,不要食用发霉的馒头,窝头,面包之类的食物。

  哪些习惯易致食道癌?

  1、吃饭太快

  纠正:每餐细嚼慢咽二三十分钟

  食管是食物经口腔到胃的通道,管壁是富有弹性的组织,由黏膜上皮层、黏膜下皮层和肌肉层组成。食道腔最里面的一层是黏膜上皮层,又薄又软,它直接同食物接触,而且最为频繁和密切,因此很容易受到食物的多种刺激。

  进餐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的咀嚼,那些颗粒粗糙、温度较高的饭菜,很容易损伤本身就很脆弱的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如果一个人有着吃饭太快的习惯,那么这些急性炎症很可能会形成慢性炎症,久之则可能导致食道癌。

  建议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细嚼慢咽并不是指越慢越好,每餐细嚼慢咽的时间最好在二三十分钟左右,这并不包括吃饭中聊天、应酬的时间。

  2、长期右侧睡觉

  纠正:注意睡眠姿势

  有研究发现,食道癌与睡眠也是有关联的。从食道酸性程度来看,侧睡右边的人程度最大,侧睡左边的人程度最小。这是因为侧睡会影响食道与胃部的位置。当人侧向右边睡时,胃部处比食道要高的位置,胃酸就容易回流到食道。

  而侧向左边睡时这种情况就不容易发生。因而如果每次都向右侧睡觉,便容易导致胃酸往食道返流,严重时还会导致喉咙酸痛、气喘、胸部紧压等症状,长期如此,有诱发食道癌的风险。

  3、喝“烫茶”

  纠正:茶水过烫不要饮

  不少人有饮茶的习惯,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多见,不正确的饮茶习惯会导致食道癌,由于黏膜受到茶水的刺激,导致损伤出血,还可能造成细胞出现问题,造成消化上的问题。之所以建议食道癌危险人群不要饮茶,原因在于临床观察发现,很多人有喝“第一口茶”、喝“烫茶”的习惯,人们在饮用的时会使粘膜充血,损伤粘膜,从而使粘膜的保护功能遭到破坏。

  4、疯狂减肥

  纠正:摄取足量蔬菜水果

  一些女性为了追求极致身材会采取极端的减肥方式,比如长期食用单一代餐食品,比如长期摄入极少食物减肥。这有可能造成身体缺乏各种必须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B、钼等等。这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影响食道上皮细胞的正常分裂与新陈代谢,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不进行改变,有患上食道癌 的风险。

  5、吃槟榔

  纠正:少吃或禁食

  槟榔中的化学物,会产生一些能致癌的氧自 由基。某些成分还会在口内咀嚼下会硝基化,其中一些成份已被证实有强烈致癌作用。这些成分会改变食道局部组织构造,使上皮萎缩,粘膜下纤维堆积、血流减 少、粘膜下组织玻璃化等,同时使患者局部组织的抵抗及免疫力降低,这使得致癌成分的活动更加便利。此外,槟榔本身属于一种刺激性食物,这对食道又加上一层 影响,综和多种原因,即易引发食道癌。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宋猛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