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姐弟俩一别68年 济宁百岁老人苦寻台湾弟弟

2014-03-15 09:36 作者: 孔令茹 李岩松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68年前,18岁的弟弟孙卓勋被征兵到南方,后又到台湾定居,此后曾与姐姐孙姿勋有过书信来往,但后来便音信全无。  如今,远在台湾的弟弟已经86岁,而在济宁的姐姐已是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姐姐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便是与弟弟团圆。

    小图:孙卓勋寄来的本人照片。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点击浏览下一张

  大图:孙姿勋老人(右)想弟弟时,就看看信和照片。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68年前,18岁的弟弟孙卓勋被征兵到南方,后又到台湾定居,此后曾与姐姐孙姿勋有过书信来往,但后来便音信全无。如今,远在台湾的弟弟已经86岁,而在济宁的姐姐已是白发苍苍的百岁老人。姐姐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便是与弟弟团圆。本报联合台湾《旺报》帮助孙姿勋老人寻找她在台湾的弟弟,希望他们能够团聚。

  本报记者 孔令茹 李岩松

记忆中只有
弟弟18岁的样子

  “他身高一米七,不胖不瘦,会写会画,还会在木头上刻字呢!”在百岁老人孙姿勋的记忆里,弟弟孙卓勋还是68年前,18岁时的模样。
  孙卓勋,18岁时被征兵去了南方,自那次离开后再未回过家。在解放前夕,弟弟曾经从浙江余杭给家中来信,没多久就随军到了台湾。
  “弟弟来信说,他挤上一艘船,就到了台湾。”孙姿勋说,弟弟到了台湾后,断断续续地与济宁的家人保持着联系,后来听同去当兵的家属说,弟弟在台北。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舅舅在信中说‘我很烦,因为很少和亲友联系’,每次想起来这句话就心酸。”孙姿勋的女儿杜敏还记得书信中的许多内容。每回一封信,杜敏和母亲就盼望着来自台北的信件,但从2006年之后,寄出去的信件就再没得到回复。
  “来往的书信中,大多是聊身体情况、家庭情况,知道他有两个女儿,已在台北定居,工作和生活还算稳定。”杜敏说,最后一次书信往来是2006年,信封上的地址是:台北市忠孝东路三段204号9F-1。杜敏现在非常后悔之前的信件中没有询问舅舅的联系电话,结果导致现在联系不上。
盼望与弟弟再见一面
  与弟弟分别六十多年未见,这是百岁老人孙姿勋的一个心病。眼看着兄弟姐妹因为年老疾病一个个离开人世,孙姿勋对弟弟的思念愈发强烈。
  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听力还不错,思维也很清晰。手中拿着弟弟寄来的信封,不认字的老人看了又看,她觉得那是她离弟弟最近的一种方式。“我就想知道他现在过得咋样……”孙姿勋说。
  “十几年前,有位亲戚去台湾办事,特意去台北找了弟弟,弟弟还领着他逛了一圈,给我带回来各种小吃。”这件事孙姿勋记得特别清楚,那是除了信件以外让她最真实感受到弟弟存在的一件事。
  现在,老人家的身体也在慢慢衰老,作为女儿的杜敏看着母亲对舅舅的思念,想尽快寻找远在台湾的舅舅,让老人家能够在有生之年不留遗憾,与日思夜想的弟弟团圆,也算是晚辈替母亲圆了一个梦。
  孙卓勋(曾用名孙立勋)1928年出生于济宁老城区小邬家街,在家排行老小,小名叫“小八”,曾在台北市政府工作,书信地址为台北市忠孝东路三段204号9F-1。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李丹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