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32775829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327758290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兖矿集团中垠地产:“五赢”理念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

2016-06-04 08:50 作者:张亚峰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如何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前,企业与政府、社会、客户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的有机整体,作为其中的一个角色,企业只有秉持合作共赢思维,寻找与其它角色来寻求利益均衡点,才能保证持续健康的发展。

  大众网济宁讯通讯员 张亚峰)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如何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前,企业与政府、社会、客户共同构成了市场经济的有机整体,作为其中的一个角色,企业只有秉持合作共赢思维,寻找与其它角色来寻求利益均衡点,才能保证持续健康的发展。

  兖矿集团中垠地产公司作为兖矿集团旗下房地产业的全资子公司,肩负着做大做强兖矿集团房地产业,推动兖矿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使命。该公司通过不断深化与各角色之间的勾稽关系,不断配比与各角色之间的价值关系,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五赢”理念,即合作双赢、客户赢、政府赢、社会赢。

  遵循协调互利共享原则,以协同效益促进合作双赢

  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指出,协同经济或共享经济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一般来说,一家企业所掌握的资源相对有限,核心竞争力较为单一,这为企业间的合作预留空间,万科与淘宝合作所打造的全新营销模式就是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典型案例。企业间的合作更注重在核心价值、关键渠道、共享资源和优势互补等方面,这就要求合作双方要遵循协调共享原则,探索适合彼此之间的资源补集和利益交集,发挥协调发展、优势整合、资源共享、价值共生的协同效应,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创新驱动品质产品供给,让品牌和客户共同成长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随着工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面的、健康层面的差异化消费需求呈现出蓬勃上升趋势,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这就要求企业要善于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针对客户潜在需求和主流需求,创新产品思维来优化产品的资源结构、供给结构、质量结构、性能结构;通过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造差异化、精准化的品质产品,创新产品结构为客户带来多层次的功能体验,引领消费体验潮流;创新运营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价值链,对产品供给领域和需求领域进行深耕,用持续的品质产品供给来赢得客户认可和口碑效应,实现品牌价值的升值。

  积极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协助政府打造绿色城市

  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环保为主要原则,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为企业和政府共同合作的重要着力点。要想促进城市绿色发展,需要企业从以下方面着力:要推动绿色经济规则的制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的企业绿色发展模式;顺应工业4.0、能源革命、互联网、大健康等重大趋势,探索节能工业、环保能源、能源物联网、健康旅游等新的绿色业态、绿色产业链和绿色产业集群,形成城市发展新亮点;以绿色产品供给为导向,引领人民群众建立绿色低碳、勤俭节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强绿色生活理念的辐射力和渗透力,让更多的城市拥有绿色的标签。

  强化责任促良性互动,共同参与助推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作为社会问题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理所当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积极制定社会责任制度,明确社会责任底线和责任供应链标准,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开放社会合作渠道,在社会事件中勇于发出正面的声音;企业要积极探索项目合作、对口帮扶、精准扶持等社会合作模式,将企业责任的践行与国家需求和人民群众需求相结合,在重大项目建设、权益维护、节能环保、弱势群体帮扶等方面建立责任供应链,帮助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正确衡量效益与责任的关系,当效益和质量选配时,必定是质量优先,把产品做好的同时把服务做优,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口碑,形成品牌,让社会获得良好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社会赢。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王孟艳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