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327758290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327758290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专题 > 文化济宁 > 文化强市

儒家传统礼仪"订制礼"为千年文化注新活力

2015-11-05 08:55 作者:朱仙娉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千年后,孟子故里的“加冠礼”、“加笄礼”、“乡射礼”等儒家传统礼仪已成为孟庙孟府一道独特的风景。

   

  

  孟庙(资料图)

   

  

   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济宁行采访团走进孟府,参观采访。 

  

  邹城市第五中学在孟庙内排练“有一种美丽叫做感恩”,以此歌颂母亲

   

  

  解说员在为采访团记者解说孟庙石碑历史 

  大众网济宁11月5日讯记者 朱仙娉)“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千年后,孟子故里的“加冠礼”、“加笄礼”、“乡射礼”等儒家传统礼仪已成为孟庙孟府一道独特的风景。11月5日,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行记者团走进孟庙孟府,观看了古代女子成人礼“加笄礼”,感受着千年儒家文化带来的深刻文化洗礼与心灵的涤荡。

  采访团行走在孟庙中,耳熟能详的典故纷至沓来,时间流逝,岁月变迁,千年圣贤孟子却从未被人遗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庙的参天古槐间仿佛回荡着穿越了千年的声音。放眼望去,绿琉璃瓦覆顶,双层歇山飞檐,前来探寻儒家文化的游人络绎不绝。

  据介绍,孟庙又称亚圣庙,位于邹城市城南,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呈长方形,院落五进,殿宇64间,占地60余亩。行走在孟庙中,可以看到亚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为庙内主体建筑,而传统“加冠礼”“加笄礼”则正是在此殿前举行。

  走出孟庙,采访团转而进入孟府,已有880余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落让记者们在此感受到了亘古不变的沉静与淡然。

  跨过悬挂着的“亚圣府”鎏金竖匾孟府大门,走过写着“礼门仪路”的二门,可以看到六扇黑漆大门上分别彩绘顶盔披甲的执刀武士和面目温雅、身着朝服的文官。而三门则是单门悬山式建筑,前后有四个木雕花蕾。据工作人员介绍,二门、三门又分别叫做“礼门”、“仪门”。

  采访团随后走进孟府大堂。大堂是孟府的主体建筑,是孟子嫡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政府官员,申饬族规家法,以及节日、寿辰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堂前檐下正中悬挂着清雍正皇帝手书钦赐孟子第六十五代孙孟衍泰“七篇贻矩”堂匾。今日,由于孟庙亚圣殿正在修葺,记者有幸观看了改而在此举行的古代女子成人礼“加笄礼”,女孩经过“三拜”“三加”过后则为成年女子,可许婚嫁,精彩的现场展演吸引了众多游客,也为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随行解说人员介绍,每逢节假日,甚至过年,前来订制各种“礼”制的游客数不胜数,游客们“行礼”的过程也是对儒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过程。

  据了解,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曲阜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重大影响和时代意义,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加强儒学研究与传播提出了期望要求。今天,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行记者团,带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求踏入儒家思想的源头,领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作为邹鲁文化的发祥地,邹城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孟母,也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而孟庙在历史的沿袭中成为今天承载传统优秀文化与新时代价值核心的纽带,千年的儒家文化在此间得以传承,古代传统的文化礼仪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王孟艳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