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孟艳
时间:1月23日 腊月十八
地点:济宁汽车北站
大众网记者 李丹
又到一年春节临近时,每到这个时候,一句“什么时候回家”成为人与人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这其中表达了无数中国人对过年回家的期盼。年味越来越浓,归期越来越近,思乡越来越深。许多远在他乡的游子们也开始踏上回家的路,大众网记者用镜头讲述每一位回家路上的人们的故事。
73岁的曲桂兰老人正陪着老伴在候车大厅等待发往曲阜的快客。“结婚五十多年也没少拌嘴,老伴老伴就是老来做个伴,老伴的眼睛不好,想趁着年前把眼睛看好,回家好好过年。”曲桂兰谈起过年总有说不完的话。“常说忙年忙年,现在条件好了,也不用忙了,原来过年都要准备这准备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都可以买现成的。过年就等着和孩子们高高兴兴的过年。”曲桂兰说。
25岁的小学教师尹老师和同事结伴而行回家过年。“上学的时候也是一个月回家一次,现在工作了依然保持这样的惯例,不回家总是想。”老家聊城的尹老师坦言,只要回家就高兴。“在外边时间长了肯定想回家,我现在在济宁工作,身在异地总是牵挂这家人,特别是过年,就想围着家人过个年。”
研究生张宝杰面对镜头略显羞涩
研究生张宝杰准备利用假期的时间和同学们好好聚一聚。“我在广州上大学,平时和以前的同学很少见面,想利用年前的假期时间和同学们见个面玩一玩,过几天再回来和家人一起过年。”张宝杰希望在新的一年,家人都能健健康康、顺顺利利。
候车室内,鱼台的徐红玲带着7岁的女儿正等待回聊城娘家的客车。“孩子放假了,年前带着孩子去姥姥姥爷家看看,虽然过年不能陪着他们一起过,但依然牵挂他们。”徐红玲说,中国的传统习俗就是过年要和老人孩子一起过年,虽然不能在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年,但看看老人感觉心里更踏实。
回家的路,无论多么漫长,无论多么艰难,都希望路途再近一些脚步再快一些。祝愿所有回家路上的人,平安到家!返回济宁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孟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济宁城区夜色中的街道霓虹闪烁。近日,随着春节临近,济宁各大广场、主干街道及高架桥灯组景观已逐步展现,成为这些街道夜色中的独特景观。[详细]
因不熟悉取款机流程,按下取款键后,现金迟迟未出来。找到帮手后,谷先生发现5000元钱被人取走。要回家过年了,谷先生急坏了。[详细]
随着人们文明意识的逐步提高,更多人为建设文明济宁而努力着。[详细]
人们常说:“酒壮怂人胆!”25日夜晚,一男子因酒精的麻痹竟做出了在火车站内跳轨的举动,幸得车站值班人员的紧急救援,这名男子才幸免遇难。[详细]
济宁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一级检察官陈祖玉是一名军转干部,曾经在部队的她用热血和汗水守护着祖国的安全与稳定,现在在检察一线的她用忠诚和使命维护着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详细]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报,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2018年12月和10-12月细颗粒物(PM2.5)的同比变化幅度分别进行了排名。其中,10-12月“2+26”城市中10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济宁降幅排名第2位,为13.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