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济宁多部门进入扶贫攻坚 确保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任务

2016-01-10 09:15 作者:孙逊 来源:东方圣城网
落实扶贫包保责任助力脱贫。 包保党员干部联系的贫困家庭完成脱贫任务。利用庄稼医院、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等各种有效载体,加强贫困农民的致富本领教育,定期培训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

 

   加大投入精细管理切实做好资金保障

   济宁市财政局

     整理报道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密切关注上级扶持政策和投入重点,主动协调配合市直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切实加大市级投入力度。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加大精准扶贫投入的要求,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市级投入力度,2016至201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设立2亿元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健全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制定《济宁市省定贫困村精准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济宁市精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业务流程,明确责任分工,不断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工作。

   认真做好扶贫包保工作。按照局党组书记包保贫困户5户、局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包保3户、其他党员干部每人包保1至2户的标准,扎实做好7个联建村127户贫困户的包保帮扶工作,真心实意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为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全力做好扶贫工作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关于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精准扶贫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全力配合相关县(市、区)做好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确保党员干部包保贫困户工作、贫困村异地搬迁安置工作、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作、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圆满完成。

   特色种植助力脱贫多措并举为农服务

   济宁市农业局

   发展特色种植助力脱贫。按照区域布局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贫困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搜集梳理市场供求信息,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支撑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培植发展适宜的特色农业种植,确保2017年底,全市有种植需求的4.0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发展农产品加工助力脱贫。配合经信等相关部门,通过新建、引导、合作方式,利用小额扶贫信贷、扶贫贴息贷款、企业培训、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认定等措施,对1243名有加工需求的贫困人口实现创业脱贫。

   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助力脱贫。组织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立足贫困地区独特资源优势,尊重贫困户自主选择,科学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供生产全程技术服务。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脱贫。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认定倾斜、产业链延伸和机制完善吸纳带动贫困农户和贫困人口增收重点支持等,加快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贫困农户以土地等要素作价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社。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合作社。

   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收益助力脱贫。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支持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村把集体经营性资产作股量化到村民,组建股份合作社;在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鼓励引导贫困户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落实扶贫包保责任助力脱贫。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攻坚包保责任,主动对接,紧密联系,扎实服务,梳理脱贫路径,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局领导成员和党员干部所包保的79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优先落实扶贫政策推进林业产业扶贫

   济宁市林业局

   全面争取落实,着力做好政策扶贫。积极争取、优先落实中央、省涉林政策,贫困人口从事营造林的每亩给予200元补助、从事中幼林抚育的补助100元,对贫困户营造林纳入财政保险补贴,划入国家省生态公益林的每年每亩补助15元,鼓励支持贫困户用林地林木抵押贷款发展生产并给予中央财政3%的贴息,让贫困户最大幅度享受政策福利。

   因地制宜推进,着力做好产业扶贫。立足各地林业资源禀赋和基础实际,根据贫困户个人意愿,扶持发展种植业和林产品加工业,在任城区、兖州区、汶上县扶持发展苗木、花卉、葡萄、核桃种植和经营,林下养鸡、养鸭、养鹅和种植蘑菇、药材,在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扶持发展核桃、樱桃、板栗、桃、梨等林果种植和粗加工、林下中药材种植、生态采摘、农家乐,在金乡县、嘉祥县、梁山县扶持苹果、核桃、葡萄栽植,发展用材林基地、木材加工、林下种植养殖,在鱼台县、微山县扶持发展杞柳种植编织、湿地旅游、渔家乐。鼓励引导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贫困户纳入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链条,林业合作组织将贫困户吸纳为会员,给予种源赊购、生产指导、产品优先收购。

   积极牵线搭桥,着力做好就业扶贫。组织开展涉林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用工情况摸底登记,对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人员登记造册,有针对性开展培训,推荐就近就业。将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作为各级各类林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和奖补的重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力争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率达到100%。

   强化培训指导,着力做好科技扶贫。实施优先培训行动,将贫困人口优先纳入每年度林业科技推广、扶贫产业、科技惠民等培训计划,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免费培训。实施专题培训行动,每年针对贫困人口分类型、分产业、分区域开展全覆盖的专项专题培训。实施科技结对行动,建立实行市县林业专业人员联系包保贫困户科技扶贫制度,分类别组建市县两级林业专家服务工作站,定期不定期开展上门培训和技术服务。力争每年培训5万人次以上、组建市级林业专家服务站12处以上。

   真情结对帮扶,着力做好温馨扶贫。对部门包保的邹城市张庄镇、各党组支部包保的泗水县高峪镇长青庄村等4个村和主要负责人5户、班子成员3户、每名党员1户的包保任务,全部夯实责任、结成对子、强化协调、真帮实扶,帮助解决致贫病根、找到致富门路。

   精准对接经商需求促进经营增收脱贫

   济宁市商务局

   精准帮扶有经商需求贫困家庭人口靠自身经营增收脱贫。联合工商、经信、供销、有关乡镇等部门单位,对市扶贫办提供的有经商需求贫困家庭人员,根据其经商意愿和现实条件,提供分类指导、项目论证、困难解决等系列服务,帮助其靠自身经营增收脱贫。一是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组织有经商需求的贫困家庭人员参加,指导、帮助部分有条件的贫困户从事电商经营,并给予现实帮扶与支持。二是建立网络物流体系,协调加快贫困村宽带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办法,扩大网络覆盖面。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优先安排贫困户。三是协调大的商场超市或集团公司为贫困家庭经营的店铺在进货渠道、经营方式、经营内容等方面提供方便和支持;协调贫困户所在乡镇、村,对需要开门店的贫困户进行选址研究,帮助解决贫困户开店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包保金乡县高河街道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督导包保的金乡县高河街道具体落实扶贫项目,主要做好扶贫工作的联络、督查和指导工作,督促落实各项涉贫惠农政策,帮助低收入村和农户脱贫发展。

   包保党员干部联系的贫困家庭完成脱贫任务。按照“主要负责人包保5户、班子成员包保3户,其他党员干部包保1户”的要求确定党员干部联系包保贫困户名单,组织市商务局党员干部帮助包保的联建村贫困户和“第一书记”村贫困户按期完成脱贫任务。

   开展精准医疗救助严格落实帮扶政策

   济宁市卫生计生委

   加快推进188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与财政部门配合,采取市、县两级奖补的方式,分三年时间完成188个贫困村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 其中2015年完成30个、2016年完成80个、2017年完成78个。

   积极开展精准式医疗救助。对因病致贫农户,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诊疗模式;发挥行业优势,主动让利于民,为510个省定贫困村低保、五保等特殊群体发放惠民医疗卡,进行“看病就医”定点签约服务,实行“保健医生巡诊、乡镇卫生院首诊、县乡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的“看病直通车”服务。对“三无”病人及经过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后仍无力支付的患者进行疾病应急救助。对在县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实行签约定点治疗的困难群众患者实行报销外的检查费、挂号费、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予以最大限度减免;对无力负担就医费用的低保、五保等特殊困难群众患者,由医疗机构对起付线及报销费用外患者自付费用实行适当减免。

   加强贫困家庭健康帮扶。巩固深化“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将该活动与贫困家庭健康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6215个保健医生团队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将联系村的贫困户纳入重点服务对象,每个保健医生团队至少与10户有长期患病人员的贫困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每年至少两次上门开展健康服务。

   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奖扶特扶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及时核定符合计划生育奖扶、特扶条件的贫困户名单,按照“奖励扶助每人每月100元,特别扶助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每人每月420元、独身子女死亡家庭每人每月520元”的标准确定补助资金,并全部落实到位。

   认真落实扶贫村和扶贫户任务。为保证任务落实,市卫生计生委将建立常态化的督导考核机制,严格调度、定期督导,确保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问责。

   扶持旅游扶贫项目鼓励社会力量扶贫

   济宁市旅游局

   建立动态管理系统与管理台账。进一步核实全市302人、131户有旅游发展需求贫困人口数据,根据所在村基础条件,分类建档。针对相对集中片区内的村庄实施整体旅游开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精准扶贫计划。

   建设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引导乡村旅游经营户积极创建国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和市级乡村旅游“百村千户”品牌,提升经营档次水平。扶持各贫困人口发展乡村农家乐、精品采摘园、开心农场等乡村旅游经营项目,通过旅游经营增加贫困户收入。

   开展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利用市旅游局宣传平台,推广旅游扶贫品牌,推广旅游扶贫项目,免费为旅游贫困户印制乡村旅游宣传资料,招徕更多游客,增加人均收入。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

   鼓励社会力量开展旅游扶贫。组织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大企业开展“旅游扶贫攻坚认领计划”,鼓励旅行社、星级饭店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给予扶贫支持,鼓励旅游企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

   开展扶贫对象乡村旅游培训。根据发展乡村旅游不同需求,分别对全市旅游扶贫重点村骨干带头人、有发展旅游需求的贫困人口、旅游扶贫村村干部、旅游经营业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全面增强旅游扶贫持续发展后劲。

   做好扶贫包保工作。严格落实扶贫包保责任制,对汶上县军屯乡、康驿镇、杨店镇、郭仓镇和任城区金城街道的48户贫困户进行联户包保,局主要负责人包保5户贫困户,局班子成员每人分别包保3户贫困户,党员干部每人至少包保1户贫困户,努力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水产养殖带动脱贫突出落实“四个重点”

   济宁市渔业局

   严格按照全市精准扶贫总体要求,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扶贫户需求,以市级组织、县级规划、乡镇具体实施、各级财政负责保障为原则,抓好实施措施、责任落实、保障体系建设,突出专业培训、技术指导、生产资料扶持、市场销售链接四个重点,确保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落实好组织保障。市渔业局成立全市渔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统筹领导全市渔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落实工作。

   落实好技术保障。市渔业局在全市渔业系统成立全市渔业扶贫专业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有水产养殖意向的贫困户的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落实好资金保障。市渔业局向市财政争取精准扶贫工作资金,并整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新型渔民培训、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科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级项目资金用于精准扶贫工作,对全市有水产养殖意向的贫困户从苗种、渔用饲料和鱼药补助、渔业技术培训、市场销售信息支持、定点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进行扶贫。对包保镇、街、村和派驻“第一书记”村开展好贫困户结对帮扶。

   聚力扶贫攻坚“造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济宁市供销社

   实施土地规模化服务,实现生产联合。加强规划项目进村到户机制建设,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受益度,鼓励基层供销社实施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的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鼓励177户有创业需求的农民参与供销社在基层的各类经营主体建设。帮助贫困农民实施土地托管服务,提供农机维修、测土配肥、粮食烘干储存、技术培训等服务,服务费用实行成本收费。有条件的基层供销社要与本辖区内的贫困农民签订土地托管服务合同,提升农户的土地收益。

   建设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实现利益联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营销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降低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利用好“供销大集”等电商平台,建设并充分发挥农村电商服务站(店)的“创业、创新、创富”主体目标。不断发动农村电商致富引领,带动农村贫困人口创业。鼓励创业农民开展农资直供、连锁超市、烟花爆竹、再生资源等供销社传统骨干业务。把供销社各项业务向农民讲清楚,帮助他们提供营业设施、经营场所和业务渠道。系统内龙头企业在农村的服务终端要积极主动为贫困农民提供创业扶持,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农村日用品和农资超市覆盖范围,提升农村供销超市档次,在供需信息发布,依法诚信经营,扩大业务范围,实施物流配送等方面,鼓励创业农民参与经营。

   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实现带头脱贫。供销社和村集体以为农服务为宗旨,发挥供销社网络优势和资源优势,共同开展农资直供、超市进村、大田托管等经营项目,其收益用于农民的公益事业和困难群众的帮扶,探索推进扶贫开发新机制。积极培育贫困村庄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新成立的67家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加强与农民的对接联系,利用合作社自身业务,引导和带领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为农服务中心要坚持股权多元化,吸引农民以各种形式参与投资,分享项目运营产生的收益。利用庄稼医院、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等各种有效载体,加强贫困农民的致富本领教育,定期培训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孙逊)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朱仙娉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