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声明
大众网济宁6月28日讯 5月6日,大众网报道的《卡办完了优惠却没了 中石化加油站被指“忽悠”消费者》的新闻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近日,又有市民向本网反映,刚刚办理的中石化加油卡,还没有享受几次优惠,活动就结束了,主办方也没有提前通知。该市民对中石化加油站的此种做法十分反感,他认为活动应该有明确的起止时间,而不是拿着优惠当噱头来误导消费者。
济宁中石化“持卡天天降”活动频惹争议
“如果当时办卡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四月底结束,只有这么几天的优惠的话我就不办卡了。” 段先生今年4月份在济宁中石化加油站金宇站点办理了加油卡,他告诉记者,当时正在排队等加油,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告诉他办一张加油卡,以后每天加油都可以享受每升0.55元的优惠。次日,段先生前来办理了中石化加油卡并开始使用,可就在段先生一次加油过程中,他忽然发现汽油的价格已经恢复了原价,没有了折扣。
早在5月初,就有市民向本网反映部分中石化加油站在给顾客加油过程中以“每天可以享受每升0.55元的加油优惠”为噱头邀请车主办理中石化加油卡,工作人员在宣传该活动时并没有向车主说明起止时间,因此不少车主遇到了段先生所说的情况。多名私家车主在拨打大众网热线时表示,他们对中石化加油站这种销售加油卡的方式十分不满,有种被“坑”的感觉。
车主质疑工作人员推销办卡有提成 中石化称办卡自愿
“消费者办理中国石化加油卡是在认可中国石化加油卡章程前提下的自愿行为,持卡加油优惠和加油优惠活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石化山东济宁石油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称,2015年11月19日,公司接到上级同意开展“周三钜惠日”活动的通知后,于2015年11月20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向消费者进行了告知。
记者打开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后发现,2015年11月21日该平台的确发布了一则题为为“周三钜惠,汽油直降三毛!”的活动通知,但这则通知只公布了每周三城区64座加油站汽车每升直降3毛的活动内容及持卡使用自助加油机每升优惠3毛5预计活动站点,并没有涉及有关“持卡天天降”的相关信息。
不少车主纷纷表示,“自愿”办卡的前提皆是因为工作人员所称的“每天可以享受0.55元的加油优惠”。
根据中石化官方回应,办卡与优惠活动应是两个不相干的业务,那么为何在推销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频频令车主误以为是同一件事呢?
“中石化工作人员推荐办卡的活动是‘持卡天天降’,销售人员为什么把办卡和活动混在一起宣传?这其中是不是牵扯到员工有办卡的任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车主告诉记者,他为“持卡天天降”活动充值了5000元办理了加油卡,对于办卡时工作人员的强烈推荐,该车主质疑中石化山东济宁石油分公司对员工是否存在将加油卡的办理与绩效考核挂钩的现象,才会导致工作人员在推荐车主办卡时进行了一些误导。
对此,中石化山东济宁石油分公司并未作出回应。
工商部门:消费者有知情权,活动方不应单方解除合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持卡天天降”活动最早是中石化山东济宁石油分公司在春节期间推出的一次优惠活动,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后,该公司又将此优惠活动延续进行。记者在该公司2016年2月3日发布的官方微信上看到了关于“中石化春节汽油‘持卡’特惠”的活动通知,通知对活动时间与内容进行了明示。而此后,该官方微信平台上再没有出现有关“持卡天天降”活动开展细则的相关信息。
“优惠活动应该实事求是的告知消费者,按照约定的时间段执行,这就相当于一种合同约定,消费者有知情权,活动单方面结束是不合适的,是一种违约行为,但是消费者举证比较困难。”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管是何种优惠,都应该对消费者进行明示, 明示的方式并没有具体规定,工作人员办卡过程中或者活动期间都可以告知消费者。
针对优惠活动的起止时间的明示问题,中石化山东济宁石油分公司回应称,2016年4月26日,公司接到上级单位统一取消此活动的通知,公司除在加油现场告知消费者活动取消的具体时间外,又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于4月26日发布活动取消相关信息,对消费者履行了告知义务。而车主在工作人员以“持卡天天降”活动推荐办理中石化加油卡的大致时间均在4月中上旬,中石化济宁石油分公司的说法则证实了车主们在办理加油卡时,工作人员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活动起止时间的明确告知。
记者在中石化山东济宁石油分公司微信公众平台上发现,官方所称的发布的活动取消相关信息则是一条题目为“最后一个周三钜惠了,千万不要错过!”的微信,题目中并没有提到“持卡天天降”的相关信息,涉及活动取消的内容仅为一句“陪伴大家已久的周三周六钜惠和持卡天天降活动暂时要告一段落了。”而该公司举办的其他优惠活动则都有明确的起止日期。
“如果经过工商部门调查核实后,确定工作人员当时没有明示活动何时结束,这是违反相关规定的,工商部门会追究该公司的行政责任。”济宁市任城区工商局消保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有一定的误导成分在里面,误导消费者就是欺诈消费者,提供了虚假的信息或者误导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但目前没有证据认定只能是“涉嫌”。(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