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俗话说得好,“老鼠赶冬贼赶年”。最近,本报接到报料,不少市民遭遇形形色色的电话骗局,有的骗子甚至冒充领导借钱。警方提醒,年关将至,不法分子又开始蠢蠢欲动,市民要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南方日报记者 黄剑琴
接到疑似某“领导”电话
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差点让自己落入骗子的圈套。日前,市民刘小姐心有余悸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险些受骗的经历。
22日下午,某事业单位职工刘小姐正在外面办事,突然接到一个显示清远联通的陌生电话。对方亲切地称:“小刘,最近在忙什么?”由于正在车上,噪音较大,这习惯称呼让刘小姐误以为对方是一位久不联系的某部门李主任。于是,便问对方:“是不是李主任,怎么换了号码?”对方应答:“是,这是我的私人电话,麻烦你明天9点来一趟我办公室。到时候来到了打我这私人电话。”刘小姐还多口问了一句有什么事情,可否提前透露一下,李主任说,到时候见面了再聊。
第二天上午,刘小姐起了一大早,计划着9点钟要到李主任办公室,顺便把自己单位的一份文件也一并送过去。8点15分,正在吃早餐的刘小姐又接到李主任的私人号码打来的电话。李主任问刘小姐出发了没有,刘小姐表示,离约定的9点还有时间,尚未出发。李主任让她先别忙着过来,因为办公室里刚好来了两位领导,有事要谈,可能要耽搁一下。请刘小姐再等他电话另安排时间。
“领导”电话让帮忙汇款
8点31分,这位李主任又来电话了,并略显神秘地问刘小姐是否说话方便。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马上说,想给两位领导送点礼,可自己早上走得急也没带钱在身上,现在出去取也不太方便。刘小姐说,自己身上只有几百块钱。他说,可能不够,再问她卡里有没有钱,可以取多少。刘小姐说,卡里有1万元。
李主任让刘小姐去银行取那一万元,找个便利店买两个信封,然后分成两个信封装好。刘小姐还特意问了一下他,该用怎样的信封?白的、黄的还是红的。他说,不要用白的,没有人送礼用白信封的。
此时,刘小姐心生疑惑。她告诉记者,自己挂完电话后回想起这些细节及声音,直觉可能是骗局。
十分钟后,对方又来电跟刘小姐说,因为现在不方便给领导现金,让刘小姐汇过去。刘小姐马上警觉了,问他到底是不是李主任。对方也凶了起来,说:“哎呀,小刘,现在让你办点事就这么啰嗦了?!”刘小姐让他先等一下。
挂完这个“李主任”私人的电话之后,刘小姐马上翻手机找到原来存有的李主任号码。细细回想了下,声音明显不一样,且真正的李主任也表示没有找过刘小姐,更别谈借钱的事。明显这是个新的骗局。随后,刘小姐再拨打这个所谓的私人号码时,已经无法拨通了。
(报料人:刘小姐 奖金:80元)
■提醒
警惕“我是你领导”
记者采访发现,最近不止刘小姐接到疑似领导电话,还有多位市民反映遭遇过类似事情。市民曾先生告诉记者,他日前在上班时间接到自称是领导的电话,对方甚至还能喊出他的名字。“因为已经听朋友说过这样的骗局了,所以看到这个自称是领导的陌生号码,就直接挂掉了。”曾先生说。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市民个人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掌握,而电话诈骗的花样也越来越多,让人防不胜防,如果不小心,很容易陷入骗子所设的圈套。以往有紧急通知、欠费通知、中奖通知、快递通知,还有“猜猜我是谁”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骗钱。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如接到有人自称亲朋好友、同事领导打来电话要求借钱,一定要先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
记者在百度上输入“骗子冒充领导”,搜索到168000个相关结果,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案例,甚至还有不少是新近发生的。不少网友也分享了“如何防范冒充领导骗子”的招数。
这些防范招数除了拆招外,还要自身加强警惕防止个人信息泄密。一是安装手机安全软件来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二是接到陌生人的电话,如果嫌疑人打电话过来后,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并叫出你的名字,说自己的电话已经更改了,不要轻信,应挂掉马上拨打以前电话号码确认是否同一个人。三是对于不明身份的来电,千万不要随便去猜,最好直接挂电话,什么也不搭理。如果实在拉不下面子,可以虚设一个身份对对方,故意猜这个身份,试探对方究竟是不是熟人。四是市民上网购物,一定要预防个人信息的泄漏,谨慎对待各类电话问卷调查,因为一些诈骗犯会假借问卷调查的名义,套取个人信息,然后再进行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