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山东环保动真格:行政拘留15人 鼓励公众举报

2015-01-15 11:36 作者:于潇潇 来源:大众网
1月-11月,山东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4%、9.1%、15.2%、2.2%;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1年持续改善;创造性提出推进公众参与的“三段论”,走出自媒体山东模式……历数这一年,山东环保工作可谓硕果累累。

    大众网济南1月15日讯(记者 于潇潇)1月-11月,山东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4%、9.1%、15.2%、2.2%;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1年持续改善;创造性提出推进公众参与的“三段论”,走出自媒体山东模式……历数这一年,山东环保工作可谓硕果累累。

  治气降霾打出“五记重拳”,前三季度十七市只有一市没改善

  2013年底,山东出台《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及一期(2013-2015年)行动计划,要求到2015年底,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相比2010年改善20%以上。今年年初,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对17市分管环保的副市长和环保局长反复强调,“今年要和大气污染死磕”。为了激发各市治霾热情,山东更在全国率先推出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谁改善谁补偿,谁恶化谁付费”。

  2014年前3季度,省级财政共计发放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11579万元,全省17市中16市因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获得补偿资金,1市因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恶化缴纳补偿资金100万元。

  “即使损失一点增长速度,只要能把环境搞好,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搞上去,也是值得的。”在专题听取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时,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作出表态。

  按照《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要求,2013年,山东省制定出台了6项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地方标准,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如今,标准的引导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一批火电、焦化、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正在按照新的排放标准实施治理改造。华能淄博白杨河电厂、济南黄台发电厂等多家企业燃煤超低排放示范取得成功。

  在黄标车淘汰方面,相继出台了《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和相关文件,财政安排预算资金15亿元,专门用于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

  截至去年9月底,全省已淘汰47万余辆黄标车和老旧车,提前完成2014年目标任务。此外,全省2929座加油站、1294个油罐车、46个储油库完成了油气回收改造。

  2014年1月-11月,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4%、9.1%、15.2%、2.2%。

  完善“治用保”体系流域治污,水环境连续十一年改善

  环保部日前印发《关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3年度实施情况考核结果的通报》,代表山东参加考核的枣庄、德州两市综合得分均为99分,分别获得淮河、海河流域第一名,并列全国九大流域25个省(区、市)第一位。至此,山东已分别连续七次和五次获得国家淮河、海河流域治污考核第一名。

  近年来,随着山东科学施行“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丑小鸭”变身“白天鹅”的故事在齐鲁大地不断上演。截至2013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已连续11年持续改善。

  为进一步深化流域污染防治,2014年初,山东省环保厅印发通知,明确了2014年度省控河流断面水质改善目标(COD≤40mg/L、氨氮≤3mg/L),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治污、改善水质。

  2014年5月7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启动调水。为确保“一泓清水北上”,调水沿线各市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水质监测和安全防控,成功确保了东线调水工程顺利推进。

  经过努力,全省“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治污工作大格局进一步巩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延伸到市县每一条重点河流。

  在污染治理方面,全省各大流域均实施新加严的地方标准,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76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00万吨;全省1086个建制镇中,有595个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在循环利用方面,各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一批中水截蓄导用设施,加快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截至2013年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能力达到345.6万吨/日,再生水利用量达到5.5亿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由2010年的10.4%提高到2013年的16.7%。

  在生态保护方面,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构建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努力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目前,全省已建成人工湿地120多处,总面积达23万亩,修复自然湿地80多处,总面积达24万亩。

  数据显示,2014年前3季度,在全省平均降水比常年偏少19.6%的情况下,全省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尤其是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大幅度改善18.5%,“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的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在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年度考核中,枣庄、德州分别代表山东勇夺淮河、海河两大流域考核全国双第一,至此,山东省实现了淮河、海河流域治污考核“七连冠”和“五连冠”。

  环保公安联动打击环境违法,立案查处2824件环境违法行为

  2013年12月18日下午,山东省环保厅监控中心调查人员再次突击检查费县圣凯热电公司,发现其自动监测设备分析仪二氧化硫浓度为1988mg/m3,而工控机和上传省监控平台浓度为115mg/m3,二者相去甚远。但当调查人员进站房检查时,工控机数据“瞬间”变成与分析仪数据一致。经排查,发现在该企业脱硫DCS中安装了数据模拟软件,干扰了自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调查人员固定好证据后迅速与省公安厅联系移交证据。目前,公安部门已对该企业总工李某实施了行政拘留7天的处罚。

  记者了解到,2014年,山东共查处破坏或干扰自动监控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15起。对这15家企业,省环保厅实施了顶额罚款、通报、扣减环保补助、限批等行政处罚。同时建立了环保、公安联动查处机制,将符合移交条件的13起案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对涉案的15名责任人处以5至15日的行政拘留处罚。对待企业环保数据造假,山东实现了从罚款到罚人,从处罚企业整体到追究具体责任人。

  2014年,山东省每季度开展一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共对2824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款6610万元。其中,省环保厅全年共组织各类独立调查35次,督导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415件,对45起重点案件挂牌督办。

  为有效震慑环境违法行为,目前,山东省、市环保及公安系统已建立了相应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和机构,有力提升了环保公安联勤联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能力和效率。2014年,公安机关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605起,查处治安案件10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15人。

  边界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既是难点,也是热点。去年以来,山东省全面启动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工作,彻底打破联合治污的行政区划屏障,突破各地解决跨界污染纠纷处理、环境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等问题瓶颈,让“三不管”地界管理更规范。

  截至目前,山东省辖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省会城市群、小清河流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河流域、半岛流域等6个重点流域区域,已全部按计划完成环境执法联动协议签订工作,相继召开了联席会议,东营、潍坊等市已组织辖区内所有县(市、区)签订了协议。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三段论”走自媒体山东模式

  “作为山东的环保厅长,我高度评价‘污染地图’,还有山东的绿行齐鲁、临澜环保等民间环保组织和人士,你们太棒了,我要给你们点个赞!”在不久前召开的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论坛上,山东省环保厅长张波对民间环保组织的一句“点赞”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去年以来,山东省环保厅坚持把尊重、理解、顺应和维护主流民意作为环保工作的根本目标,积极创新环保工作方法,逐步摸索出了推进公众参与的“三段论”,走出了一条自媒体的山东模式。

  张波告诉记者:“第一段,政府要有宽广的心胸,鼓励公众监督,把阴暗面亮出来,摆在桌面上;第二段,政府要顺应民意,认真整治;第三段,整治的效果依然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目前,山东省已经构建起政务微博与工作微博相结合、省市县3级环保部门配合联动的微博工作体系,成为环保部门公开环保信息和工作动态、解决公众举报环境问题、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的重要阵地。从2013年5月22日运行到现在,@山东环境已发出6000余条博文,拥有22.6万粉丝。

  去年10月28日,山东省环保厅申请认证的山东环保政务微信也正式上线。山东环保政务微信设置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互动交流3个板块,其中互动交流板块又包括投诉热线、投诉平台、我有建议、我要办事4个部分,公众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点击。

  为便于公众了解和监督企业排污情况,去年起,山东省环保厅在全国率先规范和公开排污口环境信息,启动“晒企业治污 晒环保监管”的“双晒”活动。公众可以通过微博,查阅公布企业的治污设施基本信息(工艺、建设时间)、达标排放情况、未实施停产整治的原因、提标改造计划安排及完成时限、所在地环保部门对超标行为的处理措施等具体信息。

  此外,山东省环保厅还通过官方网站、政务微博等渠道,在显眼位置开辟专栏或链接,全省17个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月排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状况等信息一查便知。

  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山东省环保厅深入开展“随手拍”和“环境监测开放日”等公众参与活动,健全公众举报、信访、舆情和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加强与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沟通交流,引导和支持公众参与环保工作。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高杨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