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马建堂: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 成绩得来不易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增速创下近24年新低。其中,第四季度增长7.3%,增速虽较上一季度持平,但是环比增长仅为1.5%,较上一季度减慢0.4个百分点,且连续第二个季度放缓。
多方分析认为,去年经济增长7.4%虽然来之不易且符合一致预期,但是季度情况显示增长放缓的态势仍在延续,目前尚不能排除一季度经济数据全面下滑乃至恶化的可能,这就需要宏观调控政策加大底线管理的力度。
判 断 经济仍在合理区间
对于2014年GDP同比增长7.4%,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实现了年初目标且来之不易。他说,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碰到了很多挑战,遇到了不少困难。最重要的,从国际上看,是世界经济复苏曲折、缓慢、复杂;国内是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面对这样严峻的环境和极其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推动改革创新,着力培养新的动力,应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非常不容易。
马建堂认为,对于7.4%,评价的尺度、标准也需要适应“新常态”,它既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在国际上也还是一个不低的水平。此外,与7.4%相配套的物价水平上涨2%,涨幅比较低;就业总体平稳,按照人社部的统计口径,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任务,国家统计局还有一个调查失业率,2014年在5.1%左右。这四个指标配合在一起,可以说中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不仅如此,2014年中国的经济质量在提升,民生在改善。据马建堂介绍,2014年我国全社会的全年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7%;单位GDP的能耗下降4.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名义增长10.1%,扣除物价实际增长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
马建堂的观点受到学界肯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2014年的数据和新常态的特征是相吻合的。首先,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中高增长的区间应该在7%至8%之间,因此7.4%是可接受的。第二,虽然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了,但是人民生活水平不能下降。从消费看,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名义增长12%,和2013年相比差距不大。第三,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
“从各方面数据看,事先就能够预计出2014年GDP同比增长7.5%的目标达不到是大概率事件,但最后公布为7.4%的增长率,与目标值非常接近,略高于许多机构预测的7.3%,甚至更低水平的预测,说明下半年以来一系列调控措施见到效果,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十二五”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服务业比重超过制造业,由此带来的投资变化也导致了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得到了提升,这正是宏观调控所追求和希望达到的目标。
考 验 今年压力有增无减
多方认为,从全年数据看,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慢,物价水平不高,就业超额完成任务,总体情况不错。但是如果从季度情况看,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还在进一步增大,今年增长情况几乎可以肯定慢于去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7.3%,还算不错。但是,如果看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长则比较差,年化率只有6.1%,近四年来只有2012年的第一季度更低。所以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形势实际上在变差,下行压力在增大。这与去年第四季度各月投资、消费、工业数据相吻合、相印证,也可以解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定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观察近期各省区市、各部委的工作会议,对扩大投资、上项目都有着重强调,这说明稳投资仍是稳增长的主要方向。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三驾马车可能“一升一稳一降”:美国经济稳健复苏带动国际环境改善,出口保持平稳增长,略有回升;新型消费模式和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将推动消费实际增速保持平稳;受房地产销售回暖和流动性继续宽松等影响,预计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比2014年有小幅回落。预计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左右,实际增速为10.8%左右;虽然相比2014年名义增速有所回落,但实际增速保持平稳。综上,虽然出口略有回升和消费保持平稳,但投资增速回落仍将拉低经济增长,2015年GDP同比增速将略低于2014年,初步预计在7.2%左右。
不过机构同时强调,也不应过分夸大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下行压力。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表示,现在大家在分析短期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往往就只关注需求不关注供给,这也是宏观经济学分析里面的传统或者说常用方法。但是,在短期宏观经济分析里面,如果考虑到供给的话,中国2015年的经济形势可能不会像想象的那么悲观。因为2015年虽然需求可能会萎缩,但是供给一边面临两个良性冲击: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启了多项改革,改革措施带来的红利会在2015年慢慢地发挥功效;二是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大跌,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据测算,油价下跌40%,总的生产成本将降低1个百分点。
预 期 一季度可能疲弱
仅从目前来看,今年全年的情况尚难判断,市场更相信,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面临大的考验。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表示,一方面,尽管货币宽松,但货币政策机制传导不畅,实际利率依然高企,经济下行叠加融资难,企业很难有内生的资本开支动力,信用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增加;另一方面,在认贷不认房、降息等政策支持下的房地产销售似有回暖,但可持续性尚待观察,叠加高企的待售和在建面积,未来房地产还将继续去库存,投资反弹至少在今年上半年还看不到拐点。经济最恶化的时刻远未过去。过去房地产和基建繁荣留存的严重过剩的重工业产能将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增长。只有等待产能逐渐出清、风险释放之后,经济才有可能迎来长周期繁荣。2015年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预计一季度GDP为7.1%。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决定了第一季度政府需要加大底线管理的力度。胡迟表示,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5年的宏观调控定下了政策基调。从稳增长的角度看,宏观政策在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程度与某种形式的宽松手段是可能的,但从本届政府执政以来的思路看,以前那种“大水漫灌”式的手法应该不会采取了,而更多地会采用定向调控方式,既控制调控的总量,又提高调控的精准性。
市场同时预期央行将在今年第一季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去通胀化持续,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放松将帮助企业去杠杆化,并降低企业违约的风险。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也将促进结构改革进一步推进。“我们认为,央行第一季度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预料全年可能一共降准150个基点,并降低存款利率最多50个基点”。记者 方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