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近年来,我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荒山造林成本降低了35%,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6%以上。
据悉,自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实施中央和省级财政推广项目136项,经费1.39亿元,在全省30多个县新建示范基地200多处,培育各类优质苗木40亿株,营建示范林860公顷,辐射带动16500公顷,通过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培训林农3.5万人次,为推动科技兴林、科技富民、生态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技术的推广支撑了我省林业生态建设。”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亓文辉介绍,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我省推广了瘠薄荒山造林、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盐碱地用材树种定向培育、沿海防护林营造、黄河故道沙地林业生态综合治理、轻基质容器育苗等技术,使荒山造林成本降低了35%,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6%以上,无絮黑杨鲁林9号和鲁林16号,有效解决了杨树飞絮扰民问题,木材生长量提高了12%-25%,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柽柳在我省栽培面积超过5万亩,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南红北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运用,实现了重大灾情测报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对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林木品种结构的优化对产业升级起到极大促进作用。随着核桃、板栗、枣、樱桃、苹果、梨、石榴、蓝莓等系列良种和高效栽培技术广泛推广,目前,核桃、板栗两个主要木本粮油树种在我省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全省木本粮油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市区)达到6个,万亩以上基地49处,5000亩以上的基地72处。油用牡丹、元宝枫、毛梾、文冠果、榛子等新型经济林品种的试验推广,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已逐步成为特色林业发展的新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坚持把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通过推广一批实用技术、建立一批示范样板、选派一批扶贫专家、培养一批乡土专家、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和构建一批服务平台“六个一”精准扶贫行动,打造林业科技扶贫新模式,在16个市、119个县(市、区)建设高标准经济林示范基地9万多亩,辐射推广145万亩,帮扶带动贫困人口4.5万人,引导精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通过加强对林农、基层技术人员和乡土专家的技术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努力稳住了一支基层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截至目前,全省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推广机构694个,专业技术推广人员达2583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杨
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上午邹城市在孟庙隆重举行戊戌年冬至祭孟大典,追思亚圣孟子,缅怀先师功德。[详细]
12月23日上午,济宁市李白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济宁市太白酒楼举行,大会通过现场举手表决,推选丁冲为会长。[详细]
“你看看现在的环境多好啊,收拾得这么干净!”今天,记者在济宁城区几个老旧小区进行走访时注意到,小区内整洁的道路、规范的停车位、干净的分类垃圾箱……处处呈现出景美、人美、城更美的景象。[详细]
济宁公交发布消息,为进一步方便乘客出行,经主管部门批准,自2018年12月26日起,公交39路优化调整线路。[详细]
今年是新一轮创城工作的开局之年,济宁市把创城工作的重点放在精细化提升和人性化管理方面,这不仅体现在城市环境卫生和各项设施管理上,也体现在身边每一个容纳万千家庭的社区里。[详细]
如今,走在济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路边宣传板、公交车站广告牌等,都变身成公益宣传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济宁市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