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胡兆杰 通讯员 武海涛 济宁报道
麦浪翻滚,满目金黄,又到一年麦收时。济宁市太白湖新区石桥镇35000亩夏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广大农民抢抓有利时机,成熟一片、抢收一片,确保成熟小麦及时收割。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石桥镇栗河村,井然有序的田垄如同大地的五线谱,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小麦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驰骋,不一会功夫,就将金灿灿、圆鼓鼓的麦粒“吐”了出来,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小麦由“丰收在望”到“丰收到手”,离不开机械化助力。“收割机效率是人工的五倍多,现在是集中抢收时节,全镇一天将近有60台收割机不间断联合收割作业,日收割能力大约7000亩地,预计全镇夏小麦产量能够达到17000吨。目前各个村已全面开启夏收工作,部分村已经进入夏收尾声,提前开始夏种作业。”石桥镇农机站的站长张金安说。
“以前割麦子是个非常累人的活,拿着镰刀弯着腰一干就是一天,割完麦子还得把麦子拉到场里用石磙碾压。趁有风的时候扬麦去壳,把麦秸秆堆成麦秸垛,麦子晾晒一周,晒干后装袋运回家,想想以前收麦真是辛苦。现在设备都很先进,大田麦子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像我这样岁数大、儿女都又在外的人来说真省了不少事。”石桥镇张西村村民张来金说。
2022年,石桥镇预计夏小麦产量在17000吨,为切实做好夏粮收割工作,石桥镇农机站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专门聘请技术人员组成“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政策和作业技术知识宣传工作,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作业,确保小麦收购工作平稳有序,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初审编辑:高杨
责任编辑:马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从曲阜市往东南方向行驶 25公里,可见尼山隐于郁郁万木之中,而尼山便是这样一座有“仙”的山。6月7日,“游读济宁”2022山东省旅发大会百人创作团来到尼山圣境,一场文化之旅就此展开。[详细]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6月7日,“游读济宁”2022山东省旅发大会百人创作团来到孔庙,近距离感受中国儒家文化发祥地,体会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详细]
根据济宁市属事业单位(教育类)2022年度引才计划,济宁市教育局决定开展急需紧缺青年优秀人才引进工作,面向社会公开引进94名青年优秀人才。[详细]
6月6日至8日,一批抖音头部创作者和国内主流媒体代表将齐聚济宁,开启“游读济宁——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百人创作行动”。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他们将触摸济宁千年文脉,感受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的诗意儒风。[详细]
近日,济宁主城区重点建设项目太白楼路改造项目二期工程全部完工。[详细]
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占用公交专用道违法行为进行监控抓拍,现对近期一些占用公交专用道的车辆禁行曝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