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教育文章

控制慢病:既要“管住嘴”又要“迈开腿”

2015-10-25 18:18 作者:娄亦娟 来源:人民网
近日,一项调查表明,由于肥胖人群不断增加等原因,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不断增加,并有低龄化趋势。普通人很难通过量化后的专业数据来解决“怎么吃”的问题,人们可以对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新版DRIs来设计一下自己的饮食。

  原标题:控制慢病:既要“管住嘴”又要“迈开腿”

  近日,一项调查表明,由于肥胖人群不断增加等原因,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不断增加,并有低龄化趋势。专家呼吁,控制慢病要“从娃娃抓起”。而运动加控制体重无疑是减少慢病低龄化的良方。

  为了解和动态掌握我国城市居民体重与营养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新华网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起了“中国城市居民体重与营养状况”调查。调查显示,造成超重肥胖的因素多种多样,体重控制需要因人而异。运动增加能量消耗是造成机体热能负平衡的一种手段,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有效控制体重不可或缺的环节。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群众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江崇民表示,控制体重除了经常地进行运动锻炼,保持合理的活动量,还要有意识地控制食量,但这不等于单纯地节食或禁食,而是在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的基础上,适度控制进食总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运动+节食’是控制体重的黄金法则。”

  需要注意的是,为控制体重减少热量摄入,谨防各种营养素也跟着“缩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博导曹建民提醒,通过饮食来控制体重并非单纯地节食或禁食,而是采取调整饮食结构、限制热量摄入、改善饮食方式及控制食量等科学的综合的饮食计划来达到降低体重、减少脂肪比例的目的。

  曹建民说,如果一味地采用禁食或单纯的节食方式来限制热量的摄取,将会因摄入的糖、脂肪过少及其他各营养素的摄取减少,难以满足人体正常的活动需要,造成营养不良甚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即便出现了体重减轻,往往也不是脂肪的减少,而主要是水分和肌肉组织的减少。

  如何做到既减体重又不失营养平衡,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呢?曹建民建议,食用保持低脂低糖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此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占饮食总热量的比例约为:60%、25%和15%;如今这份占比可调整为:50%、15%和35%。

  专业人士也建议食用低热量、高营养素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康宝莱全球产品营销副总裁路易吉·格拉顿认为,新陈代谢速率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为了保持新陈代谢顺畅,我们还应该让身体摄入饱含蛋白质的食物。除了帮助形成和保持肌肉组织,蛋白质还可以使我们拥有饱腹感和能量。高营养、高蛋白的代餐将有助实现这个目标。

  普通人很难通过量化后的专业数据来解决“怎么吃”的问题,人们可以对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新版DRIs来设计一下自己的饮食。

  根据生活水平和运动量变化,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的推荐量也在调整。去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与10年前的版本相比,轻身体活动水平女性每日能量推荐值从原来的2100千卡调低至1800千卡,男性从原来的2400千卡调低至2200千卡。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杨晓光在解释调低国人的能量参考值时表示,热量摄入有一个平衡,也就是吃到不能营养不良,又不发生肥胖为好。最近十年,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许多改变,摄取的优质蛋白比例提高了,而体力活动的时间,如在家务、交通上消耗体力的时间却都相应减少。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大致原则是:谷类和薯类及杂豆,每人每天应该吃半斤到8两;蔬菜每天应吃6两到1斤,水果吃4两到8两;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吃4两左右,另外再加上6两奶、1两豆或豆制品。如果在饮食上不愿调整,那就要增加运动,也能达到能量平衡,保持正常体重。(娄亦娟)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史欣欣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