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汉碑半济宁 武氏祠珍藏汉代先民鲜活画面

2019-12-09 14:45: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作者: 张勇 贺亚林 王胜超 田鲁皖

  大众网· 海报新闻济宁12月9日讯记者 张勇 贺亚林 王胜超 见习记者 田鲁皖)济宁境内现存的汉代碑刻有39种之多,占到全国汉碑存量的一半以上,因而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说。而在济宁市嘉祥县城南30里处的紫云山下,坐落着一处看上去并不显眼的院落,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武氏祠了。

  武氏祠被誉为“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有历史专家曾这样评价:《史记》里面的内容,基本上全都能在武氏祠的汉碑上找到。

  偏居山村,吸引世界历史学家的目光

  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济宁市共有4处,分别是孔林、孔府孔庙、鲁国故城以及武氏墓群石刻。

  在外界看来,前三者的名气要远高于武氏墓群石刻,甚至很多人对于这个名字是陌生的。然而就是这座“隐蔽”在山村的汉代祠堂,像一颗散落在时空里的珍珠,在汉史研究中熠熠生辉。

  武氏祠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构祠堂装饰建筑,共包括武荣、武梁、武班、武开明四个石室的44块画像石,和一对石狮、一对石阙、五块石碑,统称“武氏墓群石刻”。

  武氏祠自1061年被世人关注,先后有大量关于武氏祠的记载和专著。北宋时期,欧阳修在《集古录》中就收录了武斑碑和武荣碑的碑文;1117年,赵明诚又在《金石录》中著录了武氏祠石阙、武梁祠画像石等六项。宋代以后,黄河泛滥,受洪水冲击,武氏祠整个被淤积掩埋于地下。

  或许正应该感谢横冲直撞的洪水和泥沙,将这组宝贵的遗产封闭在了地下,从而也避开了此后数百年兵荒马乱可能带来的破坏,以及风霜雨雪的侵蚀。直到1786年,济宁运河道同知黄易在此访碑探古,发掘武氏祠,并在此购买十亩地,将武氏祠原址保护,这表明乾隆五十一年,武氏祠已归政府保护。

  1881年,英国驻华使馆医生卜士礼将武氏祠画像石拓片带至欧洲;1891年,法国著名东方学家沙畹考察武氏祠遗址,并写了西方第一部研究武氏墓地的专著;1907年,沃尔帕发现石阙前的一对石狮;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也曾来此考察。

  家族显赫,斗室之内拥有三项“之最”

  步入武氏祠,神道两旁的龙柏、蜀桧高大挺拔,樱花、紫薇簇拥而立。走过神道,推开朱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双阙、一对石狮、两方汉碑,这座不足200平方米的房间布局规范,层次分明。

  面前的双阙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对石阕,全为石质结构,1962年按原位置、原方向提升到现在的地坪以上。另有一对石狮,也是按原位置提升的。

  “原本中国并没有狮子,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从西亚传入中国的。”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武氏一族中的武荣曾在京城任职,他应该在京城皇家见过狮子的模样。汉代官员有原籍下葬的习俗,所以在武荣为自己建墓时,便跟石匠形容了狮子的模样,这就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对石狮子之一。

  在石狮和双阙旁立着两方石碑,这是中国最早的汉碑,汉碑上有些字还是清晰可见的。依据石阙铭和武氏碑文记载,武氏家族共有十一人,其中出仕为官者四人:武梁,官至从事;其弟武开明,官至吴郡府丞;武开明长子武班,官至敦煌长史;次子武荣,官至执金吾卫。所以,武氏一家是世代为官,显赫一方的官僚家族。

  穿越东汉,再现1800年前先民生活

  “雕文刻画,罗列成行,攄骋技巧,委蛇有章”,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这些石刻画像原本是彩色的,由于多次拓印才导致现在看上去是黑的。武氏祠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是研究汉代社会诸多方面的珍贵资料,如武梁祠西壁拓像的古代帝王图,其中包含了三皇五帝、大禹、夏桀,图中的黄帝像被西安皇帝陵拓用,现在教科书中所看到的黄帝像、大禹像、荆轲刺秦王都是在这里拓用的。

  祠堂内很多石刻刻画着孝子烈女、忠臣义士、孔门弟子的画像,充分反映了当时推崇宣扬的儒家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武氏墓群石刻不论是圆雕的石狮,还是砌于石阙、祠堂建筑的画像石,都是1800多年前我国民间工匠创造的不朽作品,充分反映了我国汉代民间工匠的高超智慧和技艺水平。

  武氏祠画像石画面内容之广博、思想内容之深邃、雕刻技术之精湛,居全国汉代画像石之前列,展示了中华民族发展、融合和进步的轨迹,展现了汉代先民们跳动着的生活脉搏。

  望眼当下,武氏祠成为教育基地影响广泛

  “听说西安皇帝陵的画像是在武氏祠拓走的,所以我和朋友专程来看一下,我是嘉祥人,却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有这么好的文化宝藏,这次来真的很震撼,那些在石头上的画像真的很反映现实,而且内容丰富,没想到汉代的东西还能保存这么完整。”前来武氏祠参观的张先生说。

  武氏祠作为济宁市政德修身教学基地、嘉祥县廉政教育基地,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前来学习,欣赏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故事,回味每一个故事背后的深远意义。很多世界名校也设立了武氏祠研究所,共同探索历史,汲取“活石头”背后的文化营养。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由于武氏墓群大部分还埋于地下,并未挖掘,下一步将规划挖掘埋在村子下面的武氏墓群,更深一步地去探索武氏墓群石刻这座丰富的文化宝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