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车闻 > 车市娱乐圈

北京交通为什么还是乱成一锅粥

2013-08-29 14:47 作者: 来源:中国工商报
随着北京市人口不断增加,轿车数量也呈高速增长,道路等硬件设施建设也十分先进,然而民众在遵守交通规则以及行车道德方面似乎并未随之提升,观察北京市十字路口即可发现许多交通乱象、险象环生,令人冷汗直流,对于民众的交通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行人闯红灯的频繁现象。
   随着北京市人口不断增加,轿车数量也呈高速增长,道路等硬件设施建设也十分先进,然而民众在遵守交通规则以及行车道德方面似乎并未随之提升,观察北京市十字路口即可发现许多交通乱象、险象环生,令人冷汗直流,对于民众的交通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行人闯红灯的频繁现象。自北京实施闯红灯开罚的政策以来,已经过了3个多月,但经过访查,许多民众仍没有养成等红灯的习惯,在北京,不理交通信号,凑着一群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随处可见。红灯停、绿灯行的铁则似未深耕于一般民众心中。 

  笔者以东三环劲松桥为例,劲松桥下南北向十字路口约长60米,人行绿灯约时××秒。此路口车流量大,每到行车高峰时间往往造成回堵,因此绿灯时车辆会一窝蜂地向前冲,此时行人确实遵守交通规则非常重要。然而经过笔者统计,确实等待红灯的行人只有寥寥数人,闯红灯的民众占绝大多数。许多人被困于长达45米的马路中间,公交与轿车呼啸而过,非常危险。笔者访问行人过后,归纳出几项可能的原因,分别为车辆右转不礼让行人、绿灯时间短、电动车(自行车行车)法规模糊地带等因素。

  首先,笔者发现北京市鲜有车辆礼让行人的现象,然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没有右转红绿灯的路口,右转车须让行人先通行,可见多数驾驶人并未确实遵守规定,造成了交通混乱。笔者发现,于交通尖峰时刻,人行绿灯亮起时,红灯右转的车辆仍川流不息,将众多行人困在人行道上,丝毫未见礼让之意,取而代之的是驱赶行人的喇叭声,民众只好以小跑步穿越车与车之间的缝隙,然而右转车辆与电动车常常来势汹汹,与行人争道,各种惊险的擦撞事件在大、中、小路口不断上演。其中又以出租车与公交车最为凶猛。笔者实际访谈行人,皆表示右转车应优先礼让行人,否则根本难以离开人行道寸步。其中,一名台湾的大学生表示,在北京市过马路犹如在玩命,在这里深刻体会了马路如虎口这句话。此外他还说,日前台湾加强取缔不礼让行人的车辆,最高开罚约130元人民币,成效明显,在台北过马路比在北京有安全感多了,北京市应加强宣导,以维护行人的权利。

  此外,北京市有许多大路口,长度往往接近六七十米,然而绿灯时间过短,行人需小跑步才能于时限内刚好通过,若以正常速度步行通过,往往仅能到达马路中间,信号即转红,而路口车辆也不管行人受困于路口中间,绿灯一亮即冲出,行人只好穿梭于车阵中以横越马路。笔者发现许多行动较缓慢的老弱妇孺们往往无法准时横越马路,因此许多经验老道者会在绿灯亮起前几秒就开始通过,其余众人跟着他们鱼贯而过。笔者访问一名自外地来北京求学的大学生,他表示,在北京只要跟着大妈就能掌握到过马路的最佳时机,不如说在北京,大妈们才是红绿灯。

  同时,电动车以及自行车是不少人首选的代步工具,北京也有开辟许多专门道路,然而驾驶人似乎把十字路口当成自家庭院,肆无忌惮地纵横其中,尤其他们不同于开车的“铁包肉”,骑乘电动车与自行车是危险的“肉包铁”,一旦与轿车甚至公交车擦撞,后果不堪设想,且北京市目前法规尚不完善,其中最需加强的莫过于“两段式左转”以及强制要求佩戴安全帽。电动车、自行车骑士也得确实遵守交通信号,不得与行人以及车辆争道,以免徒增混乱。

  北京市致力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城市,然而民众在交通道德以及守法的观念上却并未与时俱进,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动脉,有秩序的交通方能使城市发展得更快且完善,北京市民在交通方面的道德意识以及规范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作者系台湾政治大学学生)
     http://finance.chinanews.com/auto/2013/08-23/5197414.shtml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周传智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