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专题 > 回眸十二五 > 民生

山东济宁"十二五":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2016-01-08 13:26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核心提示:民生大计是社会发展的和谐根基,“十二五”以来,济宁市民政部门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惠及25.9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2.53亿元,7.6万名困难群众获住院医疗救助金援助,并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及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4余万老幼共享民生保障。 当前,济宁市城乡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分别为505元、293元,较2010年增长98%、165%。五年来,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已达到25.9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2.53亿元,保障10270名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5900元、4000元,较2010年增长119%、138%,五保供养对象1.8万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9%,累计支出供养资金3.4亿元。  针对“救急难”,全市各县区建立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其中13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窗口。实现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县级全覆盖,为7.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住院医疗救助金3.5亿元。对农村贫困家庭危房展开改造,共投入资金1.51亿元,资助6943户贫困家庭新建住房22134间。

  核心提示:民生大计是社会发展的和谐根基,“十二五”以来,济宁市民政部门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惠及25.9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2.53亿元,7.6万名困难群众获住院医疗救助金援助,并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及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4余万老幼共享民生保障。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发放低保金22.53亿元

  当前,济宁市城乡低保人均月保障标准分别为505元、293元,较2010年增长98%、165%。五年来,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已达到25.9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2.53亿元,保障10270名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5900元、4000元,较2010年增长119%、138%,五保供养对象1.8万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9%,累计支出供养资金3.4亿元。

  针对“救急难”,全市各县区建立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其中13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窗口。实现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县级全覆盖,为7.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住院医疗救助金3.5亿元。对农村贫困家庭危房展开改造,共投入资金1.51亿元,资助6943户贫困家庭新建住房22134间。

  居家养老,普惠儿童,4余万老幼共享保障

  五年来,民政部门不断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2个、农村互助养老院465个,扶持兴建民办养老机构达到56个,全市养老床位总量达到4.37万张,全市95%的养老机构达到国家规范化标准,提前15个月完成省政府任务目标。

  在完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方面,建立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低保老年人高龄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制度,4万余名老人从中受益。

  同时,济宁民政在全国率先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3000余名困境儿童得到有效保障。发行福利彩票58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6.1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164%、133%。各级慈善总会募集善款4.6亿元,慈善冠名基金总额达到6.1亿元,安排善款2.2亿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4.5万人(户)。

  新增百余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建设再提档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建成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288个、城市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90个,新增119个、70个。同时,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规划各类农村社区916个、居民点64个,规划完成率达到76.9%,建成各类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站)744个,全市乡镇(街道)实现了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全覆盖。并依法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累计救助2.6万人次。

  此外,五年来,民政部门全面推行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全市社会组织数量达到2670个,其中,社会团体133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34个,基金会1个,实现了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