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新闻

曲阜市城区水系“六河贯通” 打造生态宜居水城

2016-01-14 11:14 作者:高杨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近年来,曲阜市委、市政府坚持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路子,深入推进《曲阜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水城。坚持“治用保防控”流域治污策略,抓住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围绕点源达标排放、污水集中处置、扩大中水回用、城乡综合整治、强化生态修复、严格风险防控六大重点,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持之以恒地抓好流域治污,确保南水北调水质稳定达标。

曲阜城区水系实现“六河贯通”

重现水畅、河清、岸绿

打造生态宜居水城

  大众网济宁1月14日讯记者 高杨)近年来,曲阜市委、市政府坚持高效生态的发展定位,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路子,深入推进《曲阜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着力建设生态宜居水城。坚持“治用保防控”流域治污策略,抓住水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围绕点源达标排放、污水集中处置、扩大中水回用、城乡综合整治、强化生态修复、严格风险防控六大重点,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持之以恒地抓好流域治污,确保南水北调水质稳定达标。

  提升治污水平,打造生态宜居水城

  加快推进治污工程建设,6个国家规划内项目按时完成。严格执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促使企业治污升级改造。3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及40余个镇街、社区小型污水处理站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万余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7%。投入16.5亿元,通过河道清淤、畜禽退养、控源截污、引水补源、湿地涵养、景观提升等措施,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全面消除了蓼河、小沂河等河道“黑臭水体”。关闭技术水平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生产线12条,39家重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取缔土小企业240余家。严把项目准入关,明确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六条”红线,“十二五”以来,有46个建设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被否决。

  坚持一水多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中水回用途径,回用量达到1.8万吨/日,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投资3860万元,建设规模3万吨/日的中水回用项目,出水水质达到工业企业、城市杂用、景观用水水质标准,主要用于圣城热电冷却循环用水、蓼河景观、城市环卫及园林绿化,最大限度地实现辖区污水资源化。

  坚持多措并举,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对山、水、田、林、路、村等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理,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施河道疏浚、引水入城工程,实现了城区水系“六河贯通”,展现了“水绕城、水环城、水养城、水美城”的独特景观。重点河流建设各类闸坝30余处,实现了闸坝联合调度,保障了枯水期生态基流。建设了蓼河、沂河人工湿地,通过人工湿地环境自净能力,促进全市河流整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形成“治理一条河流、培育一个湿地、造就一片生态地域”的格局,重现了“水畅、河清、岸绿”的亮丽景观。2015年6月,蓼河首次发现具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实施城区绿化提升、镇村绿化工程、生态林场等八大绿化工程,建设了蓼河、大沂河等5大生态绿化风景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2%,形成了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多层次、多形态、多季项的大绿化结构。

  强化全程防控,确保区域流域水环境安全

  曲阜市围绕预防、预警和应急三大环节,完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四项工作机制,构建车间排污口、企业应急事故池、企业环境安全闸门、入河排污口闸门、拦河坝和橡胶坝五级拦截防控系统,筑牢了预防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坚固防线。编制了《曲阜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各专项预案,工业园区及40余家重点风险源单位分别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实现了上下联动、联防联控。所有重点企业均安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并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认真落实“超标即应急”零容忍工作机制和“快速溯源法”工作程序,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查得清、控得住、治得了。多年来,曲阜市无一例水污染事故发生。

  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实施农村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工程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镇镇铺开、全域覆盖的美丽乡村建设大格局。全市所有村居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村内通”,291个村实现“户户通”。投资2600万元,新建镇街垃圾压缩站10座,采用“户入桶、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成为全省首批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县市。以慢生态、慢生活、慢旅游、慢交通四大系统为核心,建设了全国第一个文化国际慢城,集文化旅游、生态体验、慢活休闲、创意产业于一体,涵盖北部山区2镇27个自然村,总面积50平方公里,北部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修复。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贺亚林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