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种子才有好收成。然而,任城区接庄镇后铺村120户村民种的玉米,却是亩产减产近180公斤,而且玉米棒又短又小。他们维权时,遭遇推诿的情况。在双方争执不下时,种子经销商还说出“有钱打官司也不赔你们”的狂言,120户农民走上了一条艰难的维权路。3·15前夕,当事者之一吕德安回忆起艰难的维权过程。
□玉米棒长得又细又小
2011年8月下旬,玉米穗已经吐出了丝芽,吕德安蹲在地头上望着自己8亩玉米,一脸地迷惑。今年的玉米秆怎么长到1.4米才结玉米穗,而且结出的玉米棒又细又小。
这时,同村的李卓祥走了过来。“老吕,我地里的玉米棒很小,看来得减产了。可是玉米秆很高,不知道怎么回事。”听完他的话,吕德安马上来到李卓祥的玉米地,两人地里的玉米是一种情况。两人竟然用的是同一个牌子的种子。两人怀疑是不是玉米种子的质量有问题。
两人一商量,把全村的村民都找来,看看有多少家用了这个玉米种。“当时有120户用了这个玉米种,看着细小的玉米棒,大家心里明白了,减产已成定局。”吕德安皱着眉头说,后来补种的玉米长势正常,而且玉米棒也和去年一样,说明玉米种子的质量有问题。
面对减产的窘境,他们决定去找种子经销商马某。“不知道去了多少趟,有4、5个人去找的,也有50多人一起去找,最多的一次达到了100多人。因为牵扯到120多户的利益,我们不能不找,得找他讨个说法!”吕德安说。
□经销商竟向村民索赔
结玉米棒了没有?马某解释说,如果结了玉米棒,说明种子的质量没问题,也许是你们的管理问题。“前几年,你们也在这里买种子,不是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吗?现在怎么可能是假种子呢?”以此为由,马某打发走了一拨又一拨的村民。
“为何补种的玉米长势正常,先种的玉米却结下又细又小的玉米棒?”吕德安问。这时,马某才说找曲阜种子公司的人过来看一看。
2011年9月初,马某领着曲阜种子公司的人进行了实地查看,但没有得出具体的结论。一怒之下,村民将车扣留。看到这种情况,种子公司的人写了一个条子,表示10天之内给个结果。结果10天后,村民们没等来任何消息。
随后,吕德安等人再次找到马某。马某称要去任城区农业局鉴定种子质量。第二天,吕德安等几名村民代表和马某一起来到了任城区农业局。
任城区农业局居中进行调解。村民们表示,让马某承担一部分减产的损失。然而马某却声称,玉米种肯定是真的。同时村民屡次去种子店找他,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要求村民们给他赔偿,并恢复种子店的名誉。
“当时我们一听就生气了,本来是我们承受了损失,现在还让我们赔偿他,有这个道理吗?”吕德安气愤地说,双方当时就吵了起来。气愤当中的马某表示,宁肯出钱打官司,也不愿意赔钱给村民。
见状后,任城区农业局建议村民们走法律程序。
□历时一年终于讨回公道
接庄镇提供了免费法律援助,给这些村民指定了律师,负责为他们诉讼。2011年12月30日,120余户村民向市任城区法院矿区法庭提出诉讼,要求种子经销商和生产商共同承担玉米减产的损失,以及种子费用。种子经销商马某及曲阜种子公司共同作为被告。
在庭审现场,玉米减产的原因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村民们认为,玉米果穗普遍秃顶严重,与后来补种的玉米相比,长势明显不同。“同样是种玉米,我家的亩产是250多公斤,不种这个玉米种的却是450多公斤,你说种子质量有没有问题?”休庭时,村民商传水气愤地对记者说。
种子销售商和种子公司的代理人辩称,由于玉米抽穗扬粉期是阴雨天气,一系列不利天气因素、病虫害等原因造成了减产,和种子质量并无问题。
经过法庭调查,2011年9月21日,任城区种子站对后铺村吕德宽等村民种植的玉米进行现场鉴定,结论是果穗普遍秃顶严重,玉米种子存在秃顶缺陷,测定亩产量仅为371.3公斤。根据任城区农业局公布的前三年玉米测产报告,三年玉米平均亩产量为546.86公斤,两者相对比,证明了该玉米品种确有质量缺陷,进而造成了严重减产的事实。经过进一步调查,鉴定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所以结论客观真实,由此法庭认为,玉米种子存在秃顶较重的品种缺陷,是造成玉米减产的直接原因。
2012年6月8日,吕德宽、李卓祥等30多名村民代表,挤满了并不宽敞的审判庭,等待宣判结果。当天上午11点35分,此案的审判长左殿俊当庭宣读了判决结果,一审判决种子经销商和种子公司,赔偿后铺村120户村民种子费,并赔偿因种子原因而造成减产部分80%的损失。
听完这个判决结果后,村民们两次集体站起来鼓掌,“这个结果很公平,我们比较满意。”吕德宽当时在法庭内高兴地说。
2012年7月17日上午,后铺村120余户村民领取了种子补偿款。
责任编辑:徐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