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理指着火箭黑匣子的照片给记者讲解
2014年的几次重大飞行事故,令飞机专用设备——黑匣子更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有关黑匣子搜寻进展的新闻报道,每次都能引发众多读者的关注,柳州老人陈学理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与普通人不同的是,陈学理的关注中多了几分技术思考,因为他曾经也与黑匣子打过交道。
两次参与搜寻黑匣子
1960年,18岁的陈学理从柳州高中保送就读空军雷达兵学校(现空军预警学院),从此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8年,为支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陈学理从雷达部队调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测量站,任技术参谋。
在测量站,陈学理的任务主要有3个:一是完成运载火箭初始阶段的跟踪监视,二是做好火箭残骸一级落区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第三就是回收黑匣子了。
1984年1月2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由于第三级火箭点火失败,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而将一级火箭的黑匣子找到,对找出失败的原因异常重要。
那一次,黑匣子的理论弹着点正是在贵阳境内,陈学理和同事们立即展开了搜寻。
“按照计算,黑匣子的弹着点大概在一个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我们发动了很多村民参与寻找。”陈学理告诉记者,当时出于保密,对外宣布只是进行军事演习,而老百姓如果能够找到并上交“炮弹壳”(即黑匣子),将获得奖励300元。
正是在这样的激励之下,第二天就有村民报告捡到了黑匣子。
一个多月之后,中心又实施了第二次发射,这一次火箭的黑匣子同样在24小内即被村民找到。
陈学理还保留着当年找到的火箭黑匣子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黑匣子里面装着一盘磁带,表面则包裹着铁皮,上面还写有“拾者交政府有奖”的字样。
另据陈学理介绍,当年火箭使用的黑匣子直径约为五、六十厘米,重量在5公斤左右。
飞机黑匣子为何难找?
当年陈学理他们两次在24小时内就找到了火箭的黑匣子。而在2014年的几起飞行事故中,飞机的黑匣子却迟迟未能找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之前有关失事飞机黑匣子搜寻工作的所有报道,陈学理都关注过。他分析说,飞机的黑匣子之所以难找到,是有特殊原因的:一是飞机坠落地点很可能在海域,受洋流影响,黑匣子着地后仍可能移动;第二是无法估测出一个具体的坠落地点,搜寻范围需要扩得很大,犹如“大海捞针”。
相对来说,火箭的黑匣子可以事先计算出一个大致的坠落范围,而且是在陆地上,只需发动“人海战术”展开搜寻,一般很快即有收获。
陈学理表示,除了失事后难以找到外,还有一些飞机的黑匣子由于在事故中遭到损毁,找到后也难以查看原始数据。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
“可以在黑匣子原有的功能上,增加一些功能。”陈学理建议给黑匣子单独配置降落伞及充气囊。这样的话,如果飞机在陆地失事,可利用降落伞减轻重力冲击,实现软着陆,不易损坏;如在海上失事,充气囊可让黑匣子漂浮在海面上,同时喷射出醒目染料,将海水染色,便于飞机搜寻。
陈学理表示,黑匣子的改进,意味着飞机制造业需要做出一些改变,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他希望业界能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航空事业更好地发展。
多年热衷搞发明
多年的技术工作经历,培养了陈学理爱学习、善钻研的特点。他不但关注有关科技的新闻,自己也热衷于搞发明。
“当年我在厂里工作期间,共有四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陈学理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胎教还没有像现在那样为人所重视,但陈学理却领先时代潮流,发明了一款胎教器。
“那款胎教器弧形设计,可以绑在孕妇肚子上,既能播放磁带,也有外接话筒,方便父母与胎儿对话。”据陈学理介绍,当年厂里共试制了2000台样品,提供给各大医院使用;市场反映良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没有推广开来。
退休之后,虽然年事已高,但陈学理依然没有停下发明的脚步,他自行制作的一款报警器曾令很多人赞叹不已。
陈学理家里现在就在使用这款报警器。它主要由传感器和警铃组成,其中传感器安装在柴房门口,警铃则安放在家里。
“传感器相当于一个闭路装置,不管是剪断还是被砸烂,家里的警铃都会立即响起来。”陈学理给记者解释了报警器的运行原理。
大约半年前,一名小偷半夜摸到了陈学理家的柴房,顿时警铃大响,他立即跑到阳台上吹起了哨子,把小偷吓得落荒而逃。
吓跑小偷的轶事也让邻居和朋友见识到了陈学理的报警器有多“牛”,大家纷纷请他帮忙安装。(南国今报记者赵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