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2372789

通讯员QQ群:124771586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12477158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大宗价格疲软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延后二次加息

2016-01-25 15:56 作者: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于26日至27日举行货币政策会议,公布最新决议。市场预期鉴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数据波动等因素,美联储将软化收紧货币政策的语气,推迟第二次加息时点。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于26日至27日举行货币政策会议,公布最新决议。市场预期鉴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数据波动等因素,美联储将软化收紧货币政策的语气,推迟第二次加息时点。

  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大幅下跌,多家机构的全球指数显示全球股市自去年高点跌幅已达20%,技术层面进入熊市。投资者担忧,由于新兴市场下行风险加大,原油价格暴跌导致的全球股市下行,美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复苏进程将受到影响。

  多国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对美联储独自紧缩的步调形成压力。上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均曝出要继续加大宽松力度,应对经济增长乏力困境。官方表态令市场走出低迷。经济学家认为,主要央行间货币政策步调不一,对正在发生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议美联储紧缩的步伐放慢甚至停止。

  市场人士希望美联储软化加息节奏的语气,为当前跌幅过大的市场提供支撑。美联储决策者一直都表示,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会针对股价,但过去七年内的多数时间里,美联储利用维持低利率以及透过资产购置注入资金等方式,为市场提供支撑。

  继去年12月启动近十年来首度加息后,美联储已经暗示2016年或将加息四次。美联储政策制定委员会即将举行的今年第一次会议,并将于1月27日发表后续声明。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预料立场将较为温和,以引诱多头重回股市。

  “他们(美联储)对加息轨迹让步的程度,或将为市场提供一个转折点。”BB&T财富管理公司副总裁海威格表示。

  美国近期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表现波动,尤其是通胀和就业等关键指标,也加强了市场人士对美联储延后加息的判断。路透社文章表示,未来前景的变化已经使一些投资者对下次加息时点的预期从4月推后至6月,这样的加息速度约为美联储官员去年12月时预期的一半。

  因能源产品和食品价格下降,去年12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意外下滑。另外,当月房屋开工和建筑许可减少,再加上此前公布的零售销售、工业生产、出口、库存和制造业调查数据均疲弱,暗示2015年底美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在油价疲弱走势的背景下,分析师表示,通胀率回到美联储2%目标水准的步伐放缓。“通胀下降的普遍性对于美联储而言不是什么令人鼓舞的消息,可能会打击他们对通胀前景的信心。”道明证券副首席经济分析师马尔瑞妮称。

  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衡量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市场指标显示,该央行在3月15日至16日会议上加息的机率仅为29%。

  最新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去年12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幅略低于30万个,且之前两个月的就业岗位数据也被大幅上修。

  就业增长步伐在美联储的加息决定中占有很大分量。官员们预计,鉴于经济距离充分就业如此之近,就业增长速度或放缓。当前美国失业率在七年半低点5%。美联储官员已经在努力让人们形成这样的看法,即每月增加约10万个就业岗位就足以适应人口增长,并使部分闲置劳动力回到就业市场。

  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令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资本出逃、本币大幅贬值风险,这使得各国当局纷纷酝酿或采取措施,减少美联储货币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新兴市场资金外流达到创纪录的7320亿美元。同时,根据投资管理机构Ashmore Group,去年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平均贬值17.6%,且这一趋势并未显示出减弱迹象。上周,俄罗斯卢布、墨西哥比索和哥伦比亚比索兑美元汇率均跌至纪录低点。2016年前两周,新兴市场货币累计贬值3%。印度、委内瑞拉和埃及的应对方式是实施某种形式的资本管制。

  在最近的资本控制指引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破坏性的资本外流可能导致外汇储备流失、本币重挫、金融系统承压和经济产值下降。IMF称,在危机情况下,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可有助于避免本币汇率大幅贬值和外汇储备急剧减少。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王孟艳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