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标题 图文
  • 对国有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再思考

    随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保护性政策逐渐取消,国有企业面对国内外企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其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在国际竞争本土化、国内竞争日益国际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人才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已成为各国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面对...[详细]

    04-02 17:14新华网
  •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已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何内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职业院校如何建设?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针对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详细]

    04-01 17:19中国政府网
  • 生活能力是职场的第一道门槛

    以前我们总说,不要当书呆子,这句话今天理解起来有了更深刻的含义 ——不要光顾着读书上网看攻略,还要懂生活,知道地图怎么用,知道如何订餐,走出校门去实习就要对路况稍微熟悉点儿,至少能分清东南西北。这些事情看起来与职场无关,但能把它们做好,足以让你在...[详细]

    02-25 11:40中国青年报
  • 山东:与梦想有关的故事

    1月19日,卫康公益“快乐学校”再次落户山东,12名志愿者分赴临沂市蒙阴县旧寨乡、垛庄镇、高都镇以及潍坊市临朐县辛寨镇4地,展开了四天的志愿服务。本次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鼓励孩子学会表达梦想,促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 [详细]

    02-25 11:12中国青年报
  • 74.1%受访青年看好移动支付成未来主要结账方式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全国共发生网上支付业务65.64亿笔,金额318.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6%和32.80%;移动支付业务6.07亿笔,金额3.5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91%和252.66%。移动支付工具的使用者为何增长如此快速?[详细]

    02-25 11:09中国青年报
  • 胆大步稳闯出新天地

    这些年,每年有600多万名大学生毕业,他们都去哪儿了?[详细]

    02-25 10:44中国青年报
  • 当传统凉皮遇上网络营销

    离家12年,在北京的高档写字楼里,北漂青年李大伟第一次吃上了来自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的正宗凉皮。李大伟是在一个家乡的微博上发现的“宁夏大武口凉皮”,通过微博或淘宝下单就可以邮购真空包装的正宗大武口凉皮。 [详细]

    02-24 11:19中国青年报
  • 微信平台“不鼓励” 创业者下步怎么走

    从2月13日起,支付宝宣布停止受理微信的支付接口申请,而对于已经通过申请的客户,支付宝将逐步清退。 [详细]

    02-24 11:14中国青年报
  • 王家超:残奥会冠军的逆境与顺境

    5岁时贪玩碰到变压器,从此失去了左臂——这可能是王家超人生中最大的不顺。 [详细]

    02-24 11:13中国青年报
  • 敢闯敢创才能改变命运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流传着一则顺口溜:摆个小摊,胜过县官;喇叭一响,不做省长;全家做生意,赛似总书记。这话有点夸张,却表达了人们能够发家致富的兴奋之情。 [详细]

    02-24 11:00中国青年报
  • 业内人士曝天价面试培训内幕:全靠“耍嘴皮”

    从“包过”到“出题专家”,从“押题高手”到“面试资质官”……春节刚过,一条又一条的公务员面试培训消息迅速在互联网、微信上“爆棚”。记者深入采访时发现:所谓的“天价面试班”实际上能够达到的培训效果差强人意。 [详细]

    02-21 16:05新华网
  • 垄断企业加薪要顾及分配公平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经过对亚洲范围内主要国家超过1200个职位薪酬和招聘趋势的研判,全球著名的专业招聘集团瀚纳仕日前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公司的加薪幅度普遍较大,整个水平也比其他国家要好。报告预测,中国今年会有58%的公司加薪6%~10%,另外9%的公司将...[详细]

    02-21 14:15中国青年报
  • 抱怨者的人生很难出彩

    屌丝,P民,蚁族,矮挫穷,高富帅、白富美,土豪……这些网络流行词,以其调侃、非正式的方式,勾画出社会群体,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自我认知。 [详细]

    02-21 13:40中国青年报
  • “蓝领先锋”追梦人

    他仅小学毕业,却摘取了中国工人最高荣誉“中华技能大奖”;他是第一个赴南极参加科考活动的中国工人,前后三赴南极,为中国南极科考队提供机械维护保障并出色完成任务;他诲人不倦,培养出几十名优秀技术能手,培训学员3000多人。[详细]

    02-21 13:38中国青年报
  • 民调探询老家意味:52%受访者愿回去发展事业

    春节期间,很多人不仅要和家人团聚,还会回一趟老家。有的人从老家走到城市,回老家就等于回到了儿时的记忆,还有的人几辈人移居城市,老家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个遥远的概念。 [详细]

    02-20 16:27中国青年报
  • 企业信任度创2008年以来历史新高

    “2014年爱德曼信任度调查报告”近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企业的信任度达到2008年以来的历史高点,科技和消费电子生产商成为我国最受信任的两个行业。 [详细]

    02-20 16:24中国青年报
  • 本网记者探访济宁人才市场:员工都去哪儿了?

    济宁新闻:春节过后,人才市场迎来了供需两旺的高峰期,有人为了谋得一份稳定工作而四处奔忙,也有人为招不到员工而一筹莫展。[详细]

    02-19 16:53大众网济宁频道
  • 节后“用工荒”或将持续到4月份

    节后招人太难了!一家酒店老板陈峰昨日向记者吐槽,节后店里顾客挺多,服务员却紧缺,临时又招不到人,经常丢客、偶尔跑单,真是让人干着急。“现在招工就像‘单相思’,企业一头苦……”[详细]

    02-19 13:44新华网
  • 北京将举行女生专场招聘:"男性"内容不得出现

    2014年北京地区女大学生的专场招聘会将于3月7日9点至13点在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举行。为了确保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的服务质量,此次专场招聘会特别要求,参会单位招聘信息不得出现招聘“男性”相关内容。 [详细]

    02-17 15:52人民网
  • 北京薪资优势小致招工难 企业追着求职者招聘

    高薪高福利、上午求职下午就能面试、企业人力资源人员主动与你亲切洽谈……昨天在北京农展馆的大型招聘会上,“用工荒”时期的京城求职者,享受了一把“私人订制”式待遇。 [详细]

    02-17 15:30人民网
  • 女硕生大有逆袭之势 硕导:男生去哪儿了

    这些天,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李伟正急切地盼着考研分数出来,因为这将决定,他现在带的7名全日制女研究生能否迎来3年来首个师弟。已经连续3年了,李教授都没招到一名男研究生,而他的研究领域,还并非女生“打堆堆”的文史哲专业,李教授纳闷:“男研究生都...[详细]

    02-17 15:27新华网
  • “血汗公益”岂能留住人才

    前几天听到两个消息,一个是国内著名公益项目的高级专员,所属基金会没有给他上社保;一个是国内某著名官办基金会副理事长,说他们正在完善员工的五险一金。一些公益组织在努力帮助别人获得社会公平的时候,好像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员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合法权利。 [详细]

    02-14 09:57中国青年报
  • 大学生求职陷传销陷阱 袜中藏300元趁机逃离

    过完年兴冲冲来广东应聘,岂料等待自己的却是一场挥之不去的传销噩梦。接报后,衡阳铁路公安处郴州车站派出所民警阳洪清、肖礼平立即上站台接车,23时45分,K1296次列车靠站后,民警将报案人小张接到派出所值班室。[详细]

    02-14 09:49广州日报
  • 公务员考勤应避免形式化误区

    央视记者走访安徽行政单位发现,滁州市城管局副局长在考勤签到表上提前一周签到。安徽当涂县太白镇一百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里空空荡荡,十几个服务窗口前没有一名工作人员。天津一些乡镇的办公人员则在办公时间呼呼大睡。呼和浩特一工商所办事大厅在上班时间大门...[详细]

    02-13 17:25中国青年报
  • “脑计划”:我知道你下一秒想什么

    你下一秒钟会想什么:是抱怨患上了节后综合征还是头疼情人节晚餐地点;准备献出一分爱心还是冒出一个邪恶的念头?目前最先进的仪器也很难做出预测。从今年开始,科学家们将试图来解开这个谜题。[详细]

    02-12 14:58中国青年报
  • 王贻芳:低调的科学狂人

    对于自己的经历,王贻芳在言辞上十分吝啬。面对10多家媒体,这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只讲了5分钟。[详细]

    02-11 10:45中国青年报
  • 北漂打工仔变身年薪20万老总 辞职开免费补习班

    27岁的李哲亚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老成许多。到北京打工10年,他历经从一名餐厅传菜员变身成为某互联网公司副总的“惊天大逆转”,年薪从最初的1万多元翻番至20多万元。[详细]

    02-11 10:44中国青年报
  • 讲述地下室里的律师梦 问一句:你还在坚持梦想吗

    新春佳节,高中同学小聚,时隔两年多,笔者再次见到了同学林淼,他现在山东潍坊做律师。1米65左右的个头,略显瘦小,印象中是个倔强人儿。恰好我也学过几年法律,两人便畅聊起来。[详细]

    02-11 10:28人民网
  • 王浩:国赛冠军想当大厨

    2009年,王浩还是沈阳外事服务学校的一名学生,那年的盛夏时节他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并一举夺得了冠军。如今的王浩不再是当年的青涩小伙,1987年出生的他已经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和很好的工作。[详细]

    02-11 10:30中国青年报
  • 秦佳佳:文弱大学生成连队神枪手

    “这里生活太舒适,我本不应该享受。这么说可能太矫情,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详细]

    02-11 10:31中国青年报
  • 精算师是怎样炼成的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的家长,孩子即将填报志愿。他很喜欢数学,希望报考金融类专业,日后成为一名精算师。听说精算师是“金领中的金领”,非常难考,但工作前景也非常看好。如果从大学就开始着手自己的职业规划,孩子该准备些什么呢?[详细]

    02-11 10:32中国青年报
  • 节后各地招聘会"抢人" 非技术类工种月薪超三千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春节长假刚过,各地招聘会在节后第一天就纷纷登场,开始“抢人”大战。[详细]

    02-08 14:36中国广播网
  • 节前节后哪些行业容易找工作?

    春节将至,我市几大人才市场即日起闭门休整。人力资源专家介绍,如果你现在想开始找工作或跳槽,登录各大求职网站提前投递简历,或许是最佳选择。[详细]

    02-07 13:53中国网
  • “史上最难”的大学生就业能不能改变?

    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详细]

    02-07 11:34红网
  • 关注:实习、打工 大学生为就业蓄势

    编者按:假期中,许多单位里都活跃着或是实习或是短期打工的大学生身影。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校期间利用假期实习和打工,很少有人是为当下生计着想,而更多着眼的是如何为今后的就业蓄势。本文从问卷调查入手,总结了当下大学生面对实习、打工、就业时的心态和问题,...[详细]

    02-07 11:27光明网
  • 大学生服兵役 可享学费补偿

    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27日回答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资助政策相关问题。[详细]

    01-28 15:31扬州晚报
  • 人才商机:智能手机转战乡镇正当时

    去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延续前两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但2014年或成为拐点,有分析机构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率将大幅降至18%。在市场增量空间缩小以及大洗牌压力下,今年很可能会有不少手机厂商加快渠道下沉以抢夺乡镇用户。增速现拐点[详细]

    01-28 11:30中华工商时报
  • 教育部重申小升初须免试就近入学 特长生最多招5%

    昨日,国家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对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作出要求。[详细]

    01-28 11:32中国新闻网
  • 卖房子捐学校 “中国好奶奶”获赞

    为了帮助家乡发展教育,81岁的徐凤英卖掉自己在北京的房产,先后将70多万元善款捐给故乡河南濮阳的学校。徐奶奶的事迹在网上传为美谈,被网友封为“中国好奶奶”。[详细]

    01-27 10:19北京日报
  • 媒体分析CEO皈依佛门缘由:人生疲倦时休息调整

    现代社会,名人出嫁抑或出家,都被看做是特大新闻。[详细]

    01-27 10:17央视网
  • 自招过来人刘继:我是怎样进入北京大学

    春节临近,但高三的寒假注定无法轻松,除了备战高考,不少学生还要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长沙明德达材学校和北京华夏园教育联合主办的自主招生培训吸引了湖南各地20多所名校的400多名高二、高三的学生。去年这个时候还在参加这个培训班的湖南师大附中的...[详细]

    01-27 10:13红网
  • 关注大学生就业:别样人生路,如何走得顺畅?

    女大学生休学养猪成“农妇”,80后男孩放弃工作传承剪纸文化,大三男生自创快件编码成快递公司总代理……正值就业季,一连串大学生“不走寻常路”的选择令人惊叹。当大多数人为进入体制内拼尽全力时,他们为何会选择这条别样的人生路?他们的抉择能给求职路上的学...[详细]

    01-26 17:35光明日报
  • 专家点评毕业生的三大迷茫心态

    马年将至,对许多正在求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这个春节最大的愿望就是“马上有工作”。记者近期采访发现,毕业生面临抉择,存在三大迷茫心态。能否破除迷茫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将成为许多高校毕业生的一道人生大考。[详细]

    01-26 17:31新华网
  • 不谈教学 还谈什么大学

    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论文影响力、学术水平,最近参加了几次有关青年学者、大学教师成长的论坛,听到的主题词不外乎这几个,至关重要的教学质量被排除在外。[详细]

    01-26 17:28中国青年报
  • "考得怎样"成"问候语"大学考试考啥?咋考?

    临近年关,期末考试周考验着大学学子们,“考得怎样”成了同学间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详细]

    01-23 15:44光明日报
  • “超生”副教授将向教育部申诉

    华南理工大学“超生下岗”副教授蔡智奇的申诉今日被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驳回。蔡智奇告诉记者:“仲裁院的理由是,他的情况属于行政处分,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范围。”[详细]

    01-23 15:40人民网
  • 济宁泗水县泉乡实用人才储备库正式开启

    日前,济宁市泗水县启动建设的泉乡人才库已经建立完成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入库人员已达3000多人。[详细]

    01-23 15:38大众网济宁频道
  • 大学应该怎么“读”?

    陈平原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关注近代以来的中国大学史和教育史,有《老北大的故事》、《中国大学十讲》、《大学何为》等多本相关著述出版。这些论著或纵论“大学何为”的学术文章,或是探寻大学传统薪火传承的历史追忆。从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天算起,笔者已经在...[详细]

    01-22 17:06今日中国网
  • 最"无用"的知识,最受尊敬的灵魂

    听攻读社科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讲述求学牛津剑桥的骄傲与孤独——“在这里,最基础的学科,永远是最受尊敬的学科,仿佛只有它们才是改变世界的基石。”[详细]

    01-22 10:15文汇报
  • 薪酬仍是吸引人才主要动力

    “在中国专业人才为什么想换工作的原因上,‘更高的薪资报酬’高居榜首,‘更明确的职业规划’保持在第二位,而‘更好的领导力与战略方向’从第四晋升到第三。”这是博禹MRIC集团日前在京发布的一份人才趋势报告所揭示的内容。[详细]

    01-22 09:31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