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天南地北济宁人

不离不弃 生死相依--记兖州鼓楼李凤萍

2014-04-10 10:29 作者:高杨 张勇 张双双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这样一句浪漫的话语感动着许多人,而在兖州鼓楼街道中御桥社区,一位名叫李凤萍的普通妇女身上正在发生着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大众网济宁4月10日讯(见习记者 高杨 实习生 张勇 通讯员 张双双)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这样一句浪漫的话语感动着许多人,而在兖州鼓楼街道中御桥社区,一位名叫李凤萍的普通妇女身上正在发生着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2013年12月6日,李凤萍原本身强体壮的丈夫魏泉突然脑干出血,呼吸停止,被紧急送进了兖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在医院紧急抢救的同时,一纸病危通知书也送到了李凤萍的手中。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李凤萍感觉仿佛天塌了一般。但想到年迈多病的公公婆婆和还在念书的女儿,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李凤萍恳求医生:“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放弃,请务必尽最大努力抢救。”
       在她的坚持和守护下,第33天,一直借助呼吸机的丈夫出现了微弱的呼吸;第43天,丈夫脑颅中的血块自身吸收;第52天,丈夫有了自主呼吸,脱离了呼吸机。如今,己住院一百多天的丈夫虽仍在重症监护室,但已出现了意识恢复的迹象。
       可对李凤萍来说,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犹如一场噩梦。身边不断有人劝她放弃,劝她不要如此辛苦地坚持。她却始终不为所动,守护在丈夫身旁,轻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耐心等待丈夫苏醒过来。她说:“为了这个家和老人孩子,我们俩谁都不能倒下。我一定要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这样的决定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也许不难做出,但了解了李凤萍的家庭状况,我们就能体会到她需要多大的勇气,饱含了多少深情。
       李凤萍一家五口人,公公、婆婆都没有经济保障且身体不好;原在电讯六厂上班的丈夫,是兖州最早期的下岗职工;女儿在曲阜师范大学就读,时时处处需要花钱。她只是某热电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因为照顾丈夫长期请假,单位也停发了工资。早先公公因心脏病放置心脏支架已花费4万余元,如今,丈夫的医疗费已达30余万元。
       一个个难过的坎都摆在了一个柔弱的女子面前。即便如此,在放弃和坚持前她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坚持。她说:“债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了家散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要保住了人,有个完整的家,就有了生活的希望!”
      现在的李凤萍一天忙两件事,一是在医院守护丈夫回家服侍公婆;二是四处筹钱,为丈夫的继续治疗筹措费用。在如此大的困难面前,李凤萍没有灰心,她对未来的生活依然充满着希望。因为她一直坚信,孝敬父母是一条谋福的途径;对丈夫的爱要永无止息不离不弃,这是做妻子的本份。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刘小双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