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调查

一声蛐鸣,撬起千万元经济

2013-08-23 13:49 作者:范少伟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8月18日晚,终于感到秋的凉爽,尤其在田间地头,夜色朦胧,深吸一口气,气味香甜,耳边萦绕着蛐蛐鸣叫声,清脆悦耳。晚上7点左右,曲阜市姚村镇王家村村民颜世河全副武装,钻到地里捉蛐蛐。每年的立秋到秋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是姚村镇蛐蛐的“狂欢节”,每家每户都下地捉蛐蛐。整个“蛐蛐产业”每年给姚村镇带来千万元收入,当地流传着“两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的佳话。

    8月18日晚,终于感到秋的凉爽,尤其在田间地头,夜色朦胧,深吸一口气,气味香甜,耳边萦绕着蛐蛐鸣叫声,清脆悦耳。晚上7点左右,曲阜市姚村镇王家村村民颜世河全副武装,钻到地里捉蛐蛐。每年的立秋到秋分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是姚村镇蛐蛐的“狂欢节”,每家每户都下地捉蛐蛐。整个“蛐蛐产业”每年给姚村镇带来千万元收入,当地流传着“两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的佳话。
每年的这个季节,男女老少都捉蛐蛐
  抓蛐蛐,村民们全副武装。李岩松 摄
  穿着长裤长褂,戴着帽子,脖子上搭条毛巾,检查矿灯是否够亮,将装蛐蛐的腰包挂在身上,拿着一把木枪,晚上7点左右,颜世河骑着摩托车出发了。从家里到地头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把摩托车停在路边,钻到玉米地的深处,蛐蛐的鸣叫越来越响,此起彼伏,像在演奏着一场交响乐。 
  “这把枪一是用来防身,另外就是把蛐蛐从窝里挖出来,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颜世河说,玉米地里很扎人,不管多热,都得穿着厚厚的长裤长褂,前几天闷热,搭在脖子上的毛巾一拧就哗哗向下滴水。腰包里装了七八个小罐子,把捉到的蛐蛐装到罐子里,用皮筋扎好再放回包里,一天能抓十多个比较好的蛐蛐。 
  头大、牙大、“斗丝”细长、尾巴细长、腿脚有力的蛐蛐是好蛐蛐,捉蛐蛐的时间长了,不用看这些特征,听鸣叫就能知道蛐蛐好坏。“蛐蛐的叫声是由翅膀摩擦发生的声音,越是小的蛐蛐叫的频率越高,真正大个的蛐蛐一晚上叫不了几声,因为翅膀太重了。”颜世河告诉记者,如果一块地里只有一只蛐蛐在叫,说明这只蛐蛐是斗士”,把其他蛐蛐都斗跑了,叫声响亮时间也长。 
  颜世河今年52岁,捉了二三十年的蛐蛐了。从立秋到秋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颜世河每天早晨6点就去地里捉蛐蛐了,10点左右回家,晚上7点左右再钻到地里,晚上10点左右,把当天捉到的蛐蛐拿到镇上的交易市场卖,运气好时,一只蟋蟀能卖三四千。 
  当天中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收蛐蛐的商贩,颜世河卖了5只,有的50元、有的100元,其中有一只蛐蛐,颜世河感觉能卖五六百,但商贩只给了200元,颜世河拿回了家,打算在夜市上卖个好价钱。这一个月的时间,颜世河抓蛐蛐的收入能达到两万多元。 
  颜世河是农民,属于捉蛐蛐的专业户,所在的王家村有390户1500多人,每到这个季节,即使在外打工的也都回家捉蛐蛐。据村民回忆,大约从十七八年前起,蛐蛐可以在市场上交易,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开始下地捉蛐蛐,很多村民都发家致富了。 
蛐蛐交易市场里,聚集着南来北往客
  晚10点,从地里回来,颜世河赶到姚村镇阜前街的灯光交易市场,此时,这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颜世河揣着从地里捉回来的蛐蛐,在商贩前来回走动。二三百个商人操着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各地的口音,拿着蛐蛐草检验蛐蛐质量,与当地村民讨价还价。一些餐馆也看到了商机,早早地把桌椅摆在路边。
  “1000”,“500”,“再加100”,“600”,“好,成交,就给你了!”不到1分钟,从天津来的商人老赵以6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买到一只心仪的蛐蛐。抬头看见颜世河,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我们是老朋友了,认识十五六年,他的好蛐蛐都卖给我。”老赵笑侃道,熟人之间比较好交易,开的价格也比较靠谱,都喜欢把蛐蛐卖给熟人。 
  老赵脖子上挂了个老花镜,平时不戴,只有看蛐蛐时才戴,每年的这个时节他都来姚村镇买蛐蛐,已经十六七年的时间了,认识他的人都叫他“眼镜哥”。“姚村出蛐蛐,明清时期,曾作为贡品供朝延王公大臣玩乐,圈内人都知道,每年都来这里待一个月,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老赵说,白天在田间地头收蛐蛐,到晚上就在交易市场,每年都收上百只蛐蛐。老赵告诉记者,他明显感觉到,现在的蛐蛐不如十多年前的“战斗力”强了。
  老赵是天津人,做古玩、字画等生意,从小时就喜欢蛐蛐,后来生意做大了,就到全国各地收蛐蛐。1996年前后到姚村,那时这条路很泥泞,周围都是土坯房,现在这条路变宽了,环境也变好了,每年到这里就像回家乡一样。 
  “来这里收蛐蛐就当是特色旅游了,既有孔府孔庙,风景也美,人朴实,到这里就很放松。”收蛐蛐的大兵说,他是四川人,在银行工作,请假来的,每年八九月份到姚村已经成了习惯,今年8月7日来到姚村,镇上的人都叫他“兵哥”。 
  大兵对着蟋蟀看一眼,就知道蟋蟀质量好坏,颜世河把包里的蛐蛐拿给他看,大兵没有相中。大兵说话幽默风趣,他的桌前聚集了二三十人,小心翼翼地捧着蟋蟀罐,都希望自己的蛐蛐能卖个好价钱。“我就收二三十条蟋蟀,价格都上千元,质量差的蛐蛐战斗力不行。”大兵说,蛐蛐包容很多的文化,是很有灵性的昆虫,蛐蛐爱好者并不是大家心中想像中玩世不恭的样子,都对蛐蛐有很深的认识和了解。 
  晚上11点多,交易市场的人越聚越多,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老陈的蛐蛐卖了8000元,小李今天捉了只10000元的蛐蛐……”回去的路人,村民仍然议论着蛐蛐的价格。颜世河当天晚上捉的七八只蛐蛐都卖了,最高的一只只卖了500元,“今天捉的蛐蛐质量不行,我看着也卖不好价钱,明天再捉吧。”与十多年前相比,颜世河感觉现在质量好的蛐蛐越来越少了。
  骑着摩托车,颜世河消失在夜色中,市场上的交易仍在继续,直到天亮……
延伸阅读

优质蛐蛐渐少亟需有效保护

    曲阜姚村蟋蟀协会会长、辛庄村村支书柳军告诉记者,村里共有420户1820人,现在有1000多人捉蛐蛐,基本上每家都买了小轿车,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从早晨到晚上,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柳军随身带着两块电池。“把收上来的蛐蛐再卖出去,可以挣钱,但也有很大的风险。”柳军说,如果看走眼了,2000块钱买的蛐蛐可能20块钱都卖不出去。“姚村镇镜内大部分地块属于钙质褐质土区,有丰富的蟋蟀资源,共有青、黄、紫、黑、白等6大类260多个品种,但是现在一些品种很少见了。”柳军感慨地说,比如被称为“蟋蟀王”的白大头已经有七八年没见了,去年见到一只“黄金翅”,也成为稀有品种,卖到五万多元。 
  蟋蟀是村里的稀有资源,如果不保护,品种退化严重,蟋蟀爱好者也不会再来这里交易。“现在蟋蟀爱好者越来越多,初步估计全国有两三千万人,他们注重蟋蟀品质,讲求诚信。”柳军说,蟋蟀必须在田间地头自然生长,杜绝人工喂养的“白虫”在市场上以次充好,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对蟋蟀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政府搭台唱戏引导健康发展

    “我是第一次到姚村,但是对姚村蟋蟀灯光市场早有耳闻。”苏州市蟋蟀协会原会长周鸿度说,姚村有很成熟的蟋蟀灯光市场,政府要在繁荣市场的同时,加强保护,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引导,注重蟋蟀种群资源的保护,让姚村蟋蟀文化市场更具生命力。宁阳原来是很大的蟋蟀交易市场,后来因为市场上“白虫”的泛滥,再加上群众过度捕捉,蟋蟀种群退化严重,市场慢慢衰落。“‘白虫’也就是人工养殖的蟋蟀,个头大,但是身体软绵没劲,就像‘废虫’一样,把整个市场的声誉都破坏了。” 
  曲阜市姚村镇党委书记刘慧敏告诉记者,目前政府正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家庭农场,发展生态、绿色农业,保证蟋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确定的有3000亩土地发展家庭农场,给蟋蟀的发展和生存提供了好的环境。同时,还拟建立蟋蟀文化产业园区,包括发展蟋蟀用品,蟋蟀竞技等产业丰富蟋蟀文化内涵。今年8月18日到9月18日为期一个月的首届蟋蟀文化节也是为了以虫会友,搭好文化舞台,借斗蟋蟀这一民间文化,进一步提升姚村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姚村蟋蟀的知名度,为带动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前些年,姚村就有‘一只蟋蟀,换来一栋楼’的说法,可见,蟋蟀的确给姚村当地居民带来了真实惠。”曲阜市旅游局局长翟绪军说。姚村镇党委、政府将零散的蟋蟀交易市场集约化,以蟋蟀文化节的形式强塑品牌,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蟋蟀的经济效能。姚村蟋蟀文化市场繁荣了曲阜商贸市场的同时,也让来曲阜旅游的游客有了新的选择。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高杨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