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和各龙头企业建立科研创新平台
大众网济宁8月7日讯(记者 高杨)投资20亿美元的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去年刚刚落户济宁,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7月29日又与济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济宁市主动推进战略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着力对接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在确立发展理念,打造营商环境,营造文化生活氛围方面创新模式,投资企业与落户城市形成了理念契合、环境切合、文化融合的默契。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多家选择在济宁投资兴业,形成了产业大鳄“集群式”落户三线城市的独特的“济宁现象”。
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投资“洼地”效应凸显
济宁是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避免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早在2007年,济宁就作出了加快经济战略转型的决策部署,成为资源鼎盛期主动转型的先行城市之一。近年来,济宁逐步摆脱土地资源、能源价格、财税政策等推进发展依赖的“老三样”,把人力资源、创新平台、科技金融等创新要素作为最大的资源“卖点”用心、用力培育和推介。
这与惠普等高科技企业“人才、产品、产业”发展路径所需要的创新创业环境完全吻合。在此之前日本小松、美国伊顿、意大利意莎玛、德国巴斯夫、德国莱尼、台湾联电,以及中国内地的玉柴、吉利、重汽等知名企业的落户,如意、山推、英特力、辰欣、泰丰等本土明星企业的成长,同样源于济宁市转型发展的行动自觉。
有了人才、平台和科技金融,就有了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和相关产业的集聚。继惠普之后,今年7月29日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软件及服务供应商、世界第二大软件企业集团甲骨文公司再次把中国布局中唯一OAEC项目落地济宁。近期德国SAP、阿里巴巴、神州数码等IT、电子商务行业巨头也陆续来济宁高新区考察对接,投资“洼地”效应凸显。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服务平台让企业发展有“底气”
近年来,济宁市不断在政府配置资源转变、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上做文章。先后建设了人才联盟、大学园、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结合的公共人才平台,建立健全了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加速、风险投资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体系,高效利用各类科技金融资源,为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专业化、全方位、定制化投融资一揽子解决方案。
在采访过程中,惠普、中兴、台联电等已经落户济宁的企业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济宁营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在这里,企业发展有支撑、有底气、有奔头。在济宁市高新区产学研基地,随处可见各种实验室、检测中心,这些都是高新区和各龙头企业建立的科研创新平台。
济宁高新区把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增强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汇聚创新研发人才、服务广大中小科技企业的基础工程,整合资源全力推动。面向企业需求,以政府引导资金拉动龙头企业20亿元的投入,建成了17个开放共享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推进大型仪器、科技数据等资源区域共享,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实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加工、检测等公共技术支持,形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辐射性较强、公共服务特点明显、发展空间较大的公共平台服务体系。
“人文关怀”让投资者扎根当地、安心创业
除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撑的“硬件”之外,以贴心配套服务和深厚文化底蕴为特点的“人文关怀”,让投资济宁的人能够扎根当地、安心创业。
在济宁高新区产学研基地,几十座现代化的楼宇气势磅礴,廖河湿地公园的青草、碧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为让投资者专心创业,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国际学校、科苑会馆、创新公寓、三级甲等医院、科技馆等服务性设施,在医疗、社保、购房、税收、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留住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如今在济宁高新区,常年工作的日本外籍专家员工有200多人、欧美籍有160多人、台商120多人。
“济宁的创业环境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硅谷,那里一些企业的普通员工下班后要驱车40公里才能回到家,硅谷中的豪华别墅只有企业高管才住得起,而这里不仅上下班方便,条件也相当优越。”惠普公司有关负责人在谈到济宁为投资者配套提供的便捷生活条件和贴心服务时,也给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