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社会

济宁金乡:除草剂"坑"农户 工商立案一查到底

2014-03-05 10:40 作者:张林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来预计是个丰收年,不料用了肥料后,大棚里的葡萄却枯了芽,让金乡村民的李为倩十分心疼。然而,由于购买肥料时没有留下任何单据,李为倩和其他6位同样遭遇的种植户遭遇理赔难题。目前,金乡县工商部门已经立案调查。

      本来预计是个丰收年,不料用了肥料后,大棚里的葡萄却枯了芽,让金乡村民的李为倩十分心疼。然而,由于购买肥料时没有留下任何单据,李为倩和其他6位同样遭遇的种植户遭遇理赔难题。目前,金乡县工商部门已经立案调查。


同行介绍一起买,10个大棚枯了芽

  3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金乡县高河街道高河屯村,村庄西面有几排种植葡萄的大棚,李为倩的大棚就坐落其中。李为倩告诉记者,他的大棚占地约1亩,里面种植了6陇葡萄,陇间种植着甘蓝菜。李为倩随意找了一株葡萄,在修剪过的枝头上抠下一个小凸起,“这是葡萄芽,已经枯了。”李为倩心疼地说。
 

  今年元旦前后,村里也种植葡萄的王庭新告诉李为倩,说他要买促芽剂,建议李为倩一起买。“老王去年用过这种促芽剂,我也看过,效果挺好。”李为倩告诉记者,他和王庭新以及另外5名种植葡萄大棚的农户,每人花20元购买了一瓶名为“破眠促芽剂”的液态肥料。其中一个人是到石某店铺中购买的,剩下的是石某到村销售时购买的,但他们都未与石某签订任何购买单据。
 

  “去年用着挺好,谁知道今年成这样了。”王庭新的两个大棚使用促芽剂后,也出现了葡萄芽枯萎死亡的现象。他告诉记者,使用促芽剂的目的是希望葡萄能提早发芽、同期发芽,这样葡萄成熟期能够提前,且一起成熟,赶在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同时出售,实现利益最大化。记者了解到,7家农户共计10个大棚都是用了这种肥料,都出现了葡萄芽枯死的现象。
 

  “去年用的是大瓶包装,今年的是小瓶。”王庭新拿着一大一小的两个肥料瓶告诉记者,他们是严格按照石某教的方法使用的。随后,记者在该村其他未使用过此种肥料的葡萄种植大棚看到,棚里的葡萄芽已经长出很高,并发出了果穗。

买时没给单据,商户拒绝正面答复

   
发现大棚的葡萄芽枯死后,李为倩起初以为自己的葡萄生了病,与同村村民聊天时才得知,使用过促芽剂的所有农户都出现了这种状况。为了尽量弥补损失,李为倩在大棚中种植了甘蓝菜,其他农户也都种了些蔬菜类农作物。同时,李为倩与其他受损的农户开始与石某交涉。“他就拖着,到现在也没给个说法。”农户们无奈地说。
 

  3日中午,记者随同7位农户来到金乡县大蒜国际市场服务中心内石某的店铺。对于促芽剂是否存在问题,石某不予正面答复,只说自己只给了王庭新几瓶,没有卖给其余农户,同时又说他的肥料没问题。“我们明明是把钱交到他手里的,出事后他也到村里看过,还说过赔给化肥的事,我们也有录音。”农户们气愤而又无奈地说。据农户们统计,这次因为使用促芽剂,他们受的损失约在10万元左右。
 

  随后,记者从金乡县农业局了解到,经过他们的初步调查,发现该促芽剂产品的肥料登记证号与产品标签不符,属违规生产产品,不能交易,他们已针对此事立案调查,下一步将积极进行查处。而金乡县工商局消保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户们应固定现有相关证据,选出代表到工商部门投诉,“我们将积极调查还原事件真伪,从中进行协调。”

记者 张林

 

 

初审编辑:李龙   责任编辑:李丹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