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孟艳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宁8月12日讯(记者 蔡国建 见习记者 陈贺)“注意走位,好,跟上跟上,非常棒……”8月12日下午,济宁杂技团的演员们正在济宁杂技城的排练室里为即将举行的第十三届山东省杂技魔术大赛颁奖开幕仪式进行着紧张排练。
济宁杂技团团长赵建刚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第十三届山东省杂技魔术大赛颁奖开幕仪式”将于8月16日在此举行,正在排练的《攀·双爬杆》,正是在为开幕式的演出做准备,济宁杂技城也将于8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
据济宁杂技团艺术总监王晓乐介绍,《攀·双爬杆》曾获得2004年全国杂技大赛的金狮奖,是济宁杂技团的经典保留项目,寓意勇攀高峰。“这个节目一共14个人,最大的22岁,最小的只有10岁,都是很有活力的年轻人,用这个节目在开幕式上演出就是想展现济宁的活力风采”王晓乐说。
据了解,济宁市杂技团始建于1950年,建团后多次代表国家及济宁市委市政府进行友好出访演出,受到一致好评。近年来,济宁市杂技团先后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演出活动,2007年春节《圣地情韵——舞中幡》节目,受文化部选调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每年完成济宁市政府为民十件实事的文化惠民演出200余场。共荣获各种奖项多达100余个,国际奖6个,国家级奖6个,在山东省各地杂技团中一直名列前茅。
“我们院团在2012年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改制后杂技团演出人员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杂技演员年轻化、少年化的特点,对演员有了新的要求。”赵建刚说,为了保证演出的质量,现在舞台上的演员最大的22岁,在训练中的演员不超过12岁。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能算得上比较年轻化、比较有竞争力的团队。
济宁杂技城包含小型剧场、教学会议、杂技排练等功能。其中,小型剧场座位共716席(含无障碍座位2席),均为池座。舞台台口18*12米,主舞台净高25.6米,侧台和后台净高10米,建筑高度26.5米(建筑最高点33.35米)。舞台有假台口、车台和升降台等主要舞台设施,主舞台由4块升降台组成,主舞台两侧各有三块装置实现车台平移功能。舞台拥有包括布幕升降杆、灯景并用杆等在内的吊杆共52个,舞台的幕布分为大幕、二幕、后天幕、站条边缘幕等,均用电动吊杆升降,以此达到最高实用功能。
赵建刚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以前没有自己的舞台,在创作中无法根据场地创作合适的剧目,一边排练一边找舞台费时费力,现在有了自己的舞台对杂技团的创作有了很大的帮助。“新建成的济宁杂技城功能齐全,作为一个地市级的杂技团能拥有这样一个杂技城,在全国都不多见。”赵建刚说。返回济宁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孟艳
台风“利奇马”已经离我们远去,在这场“风雨之战”中,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这里上演,一个个感人的身影在眼前浮现。[详细]
8月12日,济宁市公安局举行“猎鹰行动队”成立暨授旗仪式。全市98个警察机动队(PTU)车组、1200余名“猎鹰行动队”队员,将全面开展街面巡逻防控和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工作。[详细]
11日晚,按照省里统一安排,装有1930件毛巾被、230套折叠床和30套折叠桌椅的济宁市第一批救灾物资运送车辆开往临沂。[详细]
济宁市民政局自8月9日接到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通知后,按照部署要求,做好了台风“利奇马”防御的各项工作,不仅对全市139处敬老院进行了排查,救灾仓库物资拨付准备工作也已就绪。[详细]
根据济宁气象部门预报信息,“利奇马”已正式登陆山东,傍晚时分,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开始兵分多路跟随市中、任城交警深入城区重点路段,目前当地交通状况平稳畅通。[详细]
8月10日上午10点20分,邹城二十米桥处,一位驾驶非机动车的男子被水冲倒,车辆被冲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