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娱乐文章

苗阜李菁追忆相声大师苏文茂:独树一帜(图)

2015-05-04 09:47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苗阜李菁追忆相声大师苏文茂:独树一帜(图)

相声大师苏文茂(资料图)

  相声大师苏文茂(资料图)

  昨天,86岁高龄的苏文茂先生在天津去世后引来很多人追思,这位“文哏”巨匠给观众留下不少经典作品,那段《歪批三国》更是被传为经典。

  相声演员苗阜回忆,小时候听完这段,会不自觉地去查阅三国的知识。李菁说,现在的年轻演员只关注包袱密集度,而苏老先生这种“于无声处说相声”的风格更加难得。

  晚辈追忆

  苗阜听完不自觉地翻看经典

  昨天,相声演员苗阜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前,刚给苏先生烧完纸,过几天也将赶赴天津送别苏先生。“前两年,我就听说苏先生身体不好,但突然没了让人很难受。我中午还给天津的同行打电话,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已经刷屏了,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怀念苏先生,他是一代‘文哏’巨匠。”

  苗阜回忆,自己小时候学相声时还不太知道相声的概念,但听到苏先生的《歪批三国》就觉得好。“那时也说不出好在哪,这段听完后,能让人有重新翻看经典名著的欲望,我会不自觉地去查一些三国的知识,很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让苗阜印象深刻的还有《汾河湾》,“现在的演员演《汾河湾》就特别闹,苏先生演的就有滋味,能让人回味”。

  提到苏先生的艺术风格,苗阜说:“我师父(郑小山)跟我说,你看看苏文茂先生,他就像京剧行当里的小生,英俊、温文尔雅。我觉得苏先生在第七代相声演员里,应该是文哏最好的。中国相声界人多了,但一提到文哏相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苏文茂,他的段子值得观众细细品味,反复去听。而且包袱不急不慌。我原来登台时两个包袱抖不响,心里就慌了,苏先生在那说五分钟,看似没包袱,观众也能听下去,有一种期待在里面。”

  苗阜和王声的相声被观众称为“新文哏”,他说:“我和王声的表演风格受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李伯祥先生的表演节奏,马季先生对相声的概念,还有苏文茂先生对相声内容的填充。你看像我们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明显有苏先生的影子。相声是表演的艺术,它不是背段子的艺术,苏先生塑造了温文尔雅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一下能让观众记住。”苗阜透露,他现在正在创作相声《歪批三国志》,也是对苏先生的一种致敬。

初审编辑:王振   责任编辑:贺亚林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