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我市召开高校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讲话,市委副书记刘中会主持,副市长张继民出席。
马平昌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驻济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济宁高等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规模档次不断提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各驻济高校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根植孔孟故里,自觉融入济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济宁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当前,济宁正处在新起点起势、用好放大机遇、拉长短板的关键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建设走在西部前列、确立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驻济高校是济宁最宝贵的资源,是推进济宁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只要地方和高校加强交流合作、相互支持配合、保持良性互动,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一定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马平昌强调,驻济高校要强化融入融合意识,在服务地方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一要在深化协同创新上下更大功夫。要围绕济宁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加快建设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联合科技攻关,加快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合攻关的重大项目。围绕全面提升我市科技研发水平,精心筛选我市急需、有明显优势、竞争力强的科研项目,联合争取国家和省各类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积极帮助我市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全面提升我市企业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要在推进首善之区建设上有更大作为。要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要求,大力加强儒学特色学科建设,加强儒学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强与国内外儒学研究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全面提升儒学研究水平。着眼打响“孔子文化品牌”,围绕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儒学人才高地建设,充分利用好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论坛等文化交流平台,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宣传力度。搞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创新开展儒学文化教育,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要着眼现实需求培养造就人才。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向,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坚持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坚持“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四要在建设特色名校上狠下功夫。按照“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思路,把适应地方发展需求和放大高校既有优势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学科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建设优质特色、骨干示范性高职院校。
马平昌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支持服务高校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更加积极主动地为高校解难题、做好事、办实事。要按照“长远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方针,科学编制我市高校发展“十三五”规划。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来我市合作办学和建设大学园区。要全面落实土地使用、财政扶持、投资融资、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确保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高校制度,建立地校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地校合作健康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形成支持服务高校发展的强大合力;各驻济高校也要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与交流,进一步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好局面。
刘中会在主持会议时希望驻济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找准服务地方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努力建设全省全国特色名校。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主动地为驻济高校解难题、做好事、办实事,全力为驻济高校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在深化校地融合中携手开创共赢发展新局面。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荆兆勋、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马安宁、济宁学院党委书记郁章玉等驻济高校领导同志和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市高校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