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综合

新闻调查:“超级淋病”原是“超级乌龙”

2013-05-15 18:58 作者:林小春 来源:新华网
最近,“超级淋病”一词成为中、美等多国媒体的共同热词。美联社5月1日以檀香山电头发出一则消息:据报道,当地卫生官员证实发现两例“超级淋病”患者,他们感染的是一种被称为H041的“超级淋病菌”。

  新华网华盛顿5月14日电(记者林小春)最近,“超级淋病”一词成为中、美等多国媒体的共同热词。然而,美国相关卫生机构早在两星期前就已辟谣,美国并没有发现“超级淋病”。

  那么,谣言是怎样越传越玄乎,甚至还出来“传染性或超过艾滋病”这样惊人之语的呢?

  事件的始作俑者应该是夏威夷媒体。据夏威夷州卫生部门本月1日发表的澄清声明,4月30日晚,一家当地媒体播出电视新闻称“夏威夷出现超级淋病菌”。这则新闻将当地发现的一种普通耐药性病菌与此前在日本发现的“超级淋病菌”错误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两者不是一回事,而且夏威夷发现的患者早已治愈。

  就是这样一个“小乌龙”,引得众多国际媒体以讹传讹,演变成“超级乌龙”。

  美联社5月1日以檀香山电头发出一则消息:据报道,当地卫生官员证实发现两例“超级淋病”患者,他们感染的是一种被称为H041的“超级淋病菌”。

  如果确有此事,那毫无疑问是重大新闻。2011年在第19届国际性病大会上,一个国际传染病研究团队专题报告了有关耐药菌株H041的发现:这一菌株2009年首次在日本一名31岁的性工作者身上检测到,它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有耐药性。该团队还强调,此菌株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扩散到其他地区,应引起重视。

  实际上“夏威夷发现超级淋病菌”只是虚惊一场。夏威夷州卫生部门的声明发出后,美联社撤销了稿件,但全球多家媒体已把此消息传得满天飞。

  美国CNBC电视台的报道最耸人听闻,它采访的一名所谓专家发出惊人之语:“从短期来看,这一菌株一旦传染起来,其后果可能比艾滋病还要糟糕得多,它的传染性更强,能在短时间内传染更多的人……被传染者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出现脓毒性休克症状甚至死亡”。英国《太阳报》则称其为“全球杀手”,尽管其报道也提到这一菌株迄今没有造成一人死亡。

  此后,很多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指出CNBC报道的问题:淋球菌耐药性确实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没有理由把一种病菌和一种病毒放在一起比较,“艾滋病传染致命,而死于淋球菌的人相当罕见”。

  CNBC还声称美国加州以及挪威也曾发现过H041,美国卫生部门为此还出面辟谣。事实上,H041自2009年在日本惊鸿一瞥后,就未再现身影。

  不实报道点燃了许多媒体的兴奋点,“超级淋病传染性或超过艾滋病”这一说法被大量转引。中国也有人翻译了相关新闻,引起媒体和网友关注。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也进行了澄清。

  反思这次乌龙事件,媒体以讹传讹、放大谣言当然要负主要责任。美国传染病专家肯特·塞普科维茨在一篇专栏文章中批评说,需要谴责的不是发出刺激性言论的专家,而是某些媒体对超级淋病菌这类故事有一种“不正常的瘾”。

  不过,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各种未知疾病的担忧。尽管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但从SARS、甲流、禽流感到新型冠状病毒,当这些疾病刚出现时,正如塞普科维茨所言:“医学和公共卫生界都没有完全准备好,更不要说媒体了。”

责任编辑:李龙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