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动态 标题 图文
  • 北京济宁书画名家艺术交流暨“游心太玄——鞠占圃中国画作品全国巡回展”举办

    28日,北京济宁书画名家艺术交流暨“游心太玄——鞠占圃中国画作品全国巡回展”在济宁中德广场国艺文化中心举行。 [详细]

    04-28 22:55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 画坛双娇乔领、宁雪君国礼福文化精品展侧记

    4月3日,天下第一家的曲阜孔府院内,阳光普照,游人如织,丁香花开,海棠含笑,“祈福祖国,祝福世界——乔领、宁雪君国礼福文化精品展”在这里隆重举行。[详细]

    04-06 22:53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 “永恒的价值——孙徵禄书法艺术品鉴会”举办

    3月2日,“永恒的价值——孙征禄书法艺术品鉴会”在济宁中德广场运河美术馆举办。[详细]

    03-03 09:41大众网济宁·海报新闻
  • 美国众生相的喜剧 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看罗克威尔的画,常常让我想起美国的喜剧演员劳莱、哈特,在上个世纪中期,他们是享誉世界的喜剧名星,只要一出现表演,就会全场轰动,他们那夸张性的神情,幽默而滑稽的动作,成了美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详细]

    08-23 13:47美术报
  • 美术馆免费开放时代 需更多志愿者加入

    自两年前免费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参观者走进美术馆接受美的熏陶和教育。参观人数激增的同时,美术馆原本就存在的人手不足问题愈加凸显。鉴于此,美术馆界人士呼吁,希望更多热心公益和艺术的志愿者加入到这项美育工作中来。[详细]

    08-23 10:50美术报
  • 品读“为艺术战”的几个片断

    日前,在浙江美术馆内,一场名为“为艺术战”的回顾展吸引着各地的许多观众。尽管所展出的200件馆藏作品并非件件都能够反映出中国美术学院各个时期的艺术水准,但是,这些历史碎片汇聚在一起,链接成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可以让观众置身那段动荡而辉煌的艺术史中,...[详细]

    08-23 10:49美术报
  • 从评“院士”想到评“大师”

    铁道部运输局原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花钱参评院士”的消息披露后,令人震惊。张曙光自己交代在受贿的巨额资金中有2300万用于2007年、2009年两次参评院士,此说也得到了行贿人的证实。[详细]

    08-23 10:49美术报
  • 青年艺术 潜力无限

    这是一个青年艺术家机会多多的时代。现今全国有许多地区,各种扶持、挖掘、发现和推荐青年艺术家的展事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多策展人、美术馆、艺术机构等对青年艺术家十分关注,希望能发现和展现年轻艺术家的能量,使他们能够健康发展和成长。本版选择介绍的分...[详细]

    08-23 09:01美术报
  • 创意园区 你的未来在哪里

    应朋友之邀走访了杭州的某处创意园区,这里原来是上世纪的老工厂。时过境迁,工厂不得不停工,现在依靠出租厂房来维持遗留老员工的薪资。我们在园区里走了一圈,由于没有导视牌,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迷宫。内有不同类型的所谓创意公司,有做建筑和设计的,也有只卖原材...[详细]

    08-23 08:45美术报
  • 两居室里的博物馆

    上世纪90年代,如果你有幸走进美国收藏家保罗·辛格在新泽西州的私宅,恐怕禁不住要为眼前景象惊呼一声:面积不大的两居室住所内,几个高大书架上密密麻麻但是整整齐齐陈列着大批中国古代艺术品,从青铜器、金饰、刀剑、雕塑到小型瓷器,超过5000件。[详细]

    08-23 08:45美术报
  • 物性——材料与作品意义的生成

    作品之为作品,离不开构成其灵魂的“意义”,“意义”的生成离不开构成作品本身的“表现方式”,而“表现方式”的基本构件便是“材料”。[详细]

    08-21 11:22美术报
  • 艺术品典当的发展与启示

    [详细]

    08-21 11:21美术报
  • 艺术品典当与金融化的关联

    [详细]

    08-21 11:21美术报
  • 艺术品典当与洗钱

    [详细]

    08-21 11:20美术报
  • 全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大展召开发布会

    “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古文字书法篆刻大展及论文与文献展”新闻发布会在海宁召开。[详细]

    08-18 18:05美术报
  • 金刚坡下·傅抱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之际,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十三五”期间策划推出的“中国画·绘画大师抗战时期作品系列展”之首展,“金刚坡下——傅抱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于7月12日-10月8日在该馆4楼展厅展出,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重庆...[详细]

    08-18 18:04美术报
  • 典守祖制 武功十全

    [详细]

    08-18 17:21美术报
  • 儒学正统 盛世文治

    如果我们考察整个中国封建时代帝王的教育经历,必须承认乾隆帝所受的教育水准之高。他6岁发蒙,9岁时时为皇子的胤禛为他延请了翰林院庶吉士福敏为师。福敏为人方正、宽容有度,对弘历“多方诱迪,于课读为长”,在他的教导下,到弘历12岁时,已“熟读诗、书、四子书...[详细]

    08-18 17:20美术报
  • 跟着专家看大展 乾隆皇帝的文化品位

    毫无疑问,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正如乾隆一词在满文文意中表示的“得到上天的保佑”,他的一生确实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他得年八十九,几乎贯穿了整个18世纪,在位六十年(1736~1795年),文治武功俱臻高峰,开创了中国帝制时代最后也是最辉煌...[详细]

    08-18 17:19美术报
  • 写生热 冷观察

    任何潮流的兴起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国当下的“写生热”当然算不上一种艺术流派或思潮,但这几年颇为热闹,因此已经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个别地区个别艺术家的偶然行为。[详细]

    08-18 17:18美术报
  • 写意的省思

    写,即一种书写的行动和心理状态。意,即主体心中感受到的外物的精神和形象。[详细]

    08-18 17:17美术报
  • 艺术如何介入生活

    关于艺术如何介入生活的话题,一直都有讨论的声音,众说纷纭。尤其在当下,在这个经常出现艺术跨界与不断强调文化多元的现实语境里,无论是艺术的创作手法、表达方式,还是它的展示空间、传播途径,以及外界对它的认知程度、评判标准等,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那...[详细]

    08-18 17:17美术报
  • 笔墨丹心 近现代名家书法展

    近日,“笔墨丹心——院藏近现代名家书法展”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展,共展出近现代名家书法作品37幅。展览除展出李瑞清、曾熙、沈尹默、溥伒、徐悲鸿、丰子恺、老舍等名家的作品外,还有被启功先生誉之为“如今魏法在辽东”的沈延毅,专攻汉隶的霍安荣,融篆隶为一体...[详细]

    08-18 17:16美术报
  • 看,乾隆的西湖写生

    “昔传西湖比西子,但闻其名知其美”,由于祖父、父亲对江南的欣赏,历代圣贤名儒对西子湖的钟情,青年时期的乾隆皇帝早已对西湖心向往之,只不过“未见颜色贵耳食”,一直未能成行,多少有些遗憾。[详细]

    08-18 17:15美术报
  • 梵高的《向日葵》尝试虚拟展览接力展出

    传奇艺术家文森特·梵高最具代表性的物件向日葵画作日前在一个虚拟展览中共同亮相。观众通过佩戴VR眼镜观赏到梵高的5幅《向日葵》作品。[详细]

    08-18 08:10深圳特区报
  • 梅花:文人重其精神 百姓爱其吉祥

    梅是我国的特产,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千百年来,人们对梅的认识早已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古代的文人墨客对梅花“凌岁寒而独开”的精神无比敬仰,而普通百姓更喜欢梅花的吉祥寓意。历代文人墨客皆喜赏花、咏花和画花,流传下来的作品自然也数不胜数...[详细]

    08-18 08:06广州日报
  • 以梅入画始于南北朝

    [详细]

    08-18 08:05广州日报
  • 梅开五瓣 象征五福

    杨无咎是宋代著名书画家、词人。字补之,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绘画尤擅画梅,有《四梅花图》留传于世。该图描写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种状态,后面自书《柳梢词》四首,分咏四梅。[详细]

    08-18 08:03广州日报
  • 再读《春风杨柳》:恒久绵长的美

    近期,“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重新引起了大家对于经典作品的关注。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油画家周树桥先生的作品《春风杨柳》也以现实主义与浪漫情怀成为了新中国美术的经典之一。40多年前,梁鼎英先生就曾在广州日报撰文点...[详细]

    08-18 08:01广州日报
  • 吴为山:艺术品最好的归宿就是被国家收藏

    青年艺术这几年一直是热点,打着类似旗号的展览更是屡见不鲜。由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并主办的“收藏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近日与公众见面,共展出近60件雕塑、绘画作品。[详细]

    08-18 07:59北京日报
  • 插画:领略方寸之间的恢弘世界

    创立至今,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插画家,凭借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童书的贡献获此殊荣。难得的是,这些获奖的大师们,有些拥有自己的美术馆,有些早已多次举办个人大型展览,却从未在“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的光环下共同举办展览。半个世纪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艺术...[详细]

    08-17 08:57美术报
  • 插画:真善美 传承一代童话大师的精神

     著名的安徒生童话中文译者叶君健曾说,安徒生的作品传达着“真理会战胜虚伪,爱会压倒恨,善淹没恶,美克服丑。透过他的笔,那些为真、善、美献身的角色,都转化成一首首美丽的诗,启发人们通向生命最高的境界。”[详细]

    08-17 08:56美术报
  • 安徒生是优美的 又是忧伤的

    童话大师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的真实人生舞台是19世纪,创立于1956年的“国际安徒生奖”与安徒生本人并无直接关系,不过,这项全球儿童文学最高荣誉的国际大奖以安徒生为名,正为传扬安徒生童话的精神。[详细]

    08-17 08:55美术报
  • 匠心集成 世界插画大展致敬安徒生

    在童书领域,美国的“凯迪克大奖”、英国的“格林威奖”、德国的“绘本大奖”、意大利“博洛尼亚插画奖”都称的上是含金量极高的奖项,但说到全球范围的至高荣誉,则非“国际安徒生奖”莫属。[详细]

    08-17 08:54美术报
  • 寻找遗失的秘密——德朗对意大利画坛的影响

    二十世纪初的那几年,源于一种与观众重建关系的愿望,欧洲画坛出现了一股责难现代艺术“过火了”并主张回归传统的回流。这股回流就是回归秩序运动。由于这一潮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加上其中很多成员来自现代派的内部,因而造成现代美术史中现代派面临的一次危...[详细]

    08-17 08:53美术报
  • 寻找遗失的秘密——德朗的野心

    德朗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正是基于“表现与非表现”的思考,德朗一生的艺术探索以此为分界点,划开了他整个的艺术道路,从此与遵循“表现”的现代艺术分道扬镳。[详细]

    08-17 08:52美术报
  • 寻找遗失的秘密——现代的混乱抑或现代的纠纷

    德朗的命运极为典型地反映了现代文化内在的悖论以及它在今天所面临的挑战。[详细]

    08-17 08:51美术报
  • 寻找遗失的秘密——德朗绘画的方法

    现代派与传统艺术的决裂,首先就是摆脱自然事物的束缚。而德朗却认为“对着原物创作”进行“形象与实物对象的转换”是“所有天才创造者的基础”。“原物”维系着艺术与自然之间源初发生创造性转化的一切可能。而真正的难度还在于如何在形象与原物之间实现转换。[详细]

    08-17 08:50美术报
  • 寻找遗失的秘密——重见德朗

    22年以前,我和司徒立先生一起在巴黎参观了“安德烈·德朗大型回顾展”。那时我对德朗的认识仅限于他野兽派时的那幅名作《驳船》,画面结构强烈而色彩明亮,那是我们大学美术史课中必读的作品。但此次回顾展中,我所看到色彩明艳的画风只是他和马蒂斯开创野兽派时期...[详细]

    08-17 08:49美术报
  • 寻找遗失的秘密——德朗 继续绘画

    “一个伟大画家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概括绘画史”,德勒慈如是说。几乎每个画家都或多或少有这种经历:在未成熟之前,都试图将绘画史“重画一遍”,甚至在画一幅画过程中尝试几个不同流派画家的风格。之后有了自己的角度,就重新看待绘画史,或以直接或折中的方式与某个...[详细]

    08-17 08:48美术报
  • 老而弥坚的欧阳询:笔力险劲 篆体尤精

    欧阳询善书法,工行、楷书。师法王羲之,笔力险峻瘦劲,后兼学王献之及北碑,意态精密俊逸,自成一家。《唐人书评》曰:“(欧阳询书)若草里蛇惊,云间电发;又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张怀瓘《书断》曰:“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详细]

    08-17 08:45中国文化报
  • 兮甲盘铭文书法:用笔圆润含蓄 收放有度

    杭州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西周宣王五年青铜兮甲盘”以2.1275亿元人民币成交,有人戏称其为“史上最贵‘平底锅’”。兮甲盘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周宣王五年三月(公元前823年)兮甲(即尹吉甫)随从周宣王征伐猃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尹吉甫受到周王褒奖赏...[详细]

    08-17 08:44光明日报
  • 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大展带来的启示:画出来的故事更精彩

    [详细]

    08-17 08:42中国文化报
  • 插画:画插画要会讲心灵故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龙念南在采访中科普了插画的起源,他说:“插画艺术起源于宗教传播,为了更好地让大众,特别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信奉教义,用图式呈现是特别易行的方式。”[详细]

    08-17 08:42中国文化报
  • 插画:现存困境难掩市场前景

    “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奖插画作品可以帮孩子构筑最佳的审美世界。”国际安徒生奖2016年获得者曹文轩深有感触。“但也存在一种矛盾就是,儿童插画或者绘本很多不是给孩子看的,即使是给孩子选择,首先要过家长这一关,所以说儿童插画面临一个...[详细]

    08-17 08:40中国文化报
  • 插画家要有自己的文化选择

    “我小时候画中国画,后来对西方艺术有所接触,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我做插画时候的选择性相对广泛。我们在创作插画时,会有商业类和儿童类等区别。另外,国外的插画艺术受到该国家当代艺术的影响很紧密,中国的国情则是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接受并不深刻...[详细]

    08-17 08:39中国文化报
  • 不善言辞的莫奈一生到底画了多少幅睡莲

    1883年,四十多岁的莫奈,经历了妻子离世。他独自乘坐火车,途经巴黎郊区的吉维尼小镇,被这里的宁静所打动。[详细]

    08-17 08:38西安晚报
  • 梵高的《向日葵》都开在了哪儿

    《向日葵》系列是梵高最典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以说是梵高艺术人生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创作。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梵高多次描绘向日葵。在他看来,向日葵象征着一种激情,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永存。[详细]

    08-17 08:37西安晚报
  • 梵高的“梅花图”颠覆了日本人对色彩的看法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发的第一个大奖是动画片,获奖作品是由英国人制作的Ioving Vincent (《至爱梵高》)。那10秒钟的片花,足够惊艳,也足够震撼。在不足40岁的短暂生命里,梵高的天才、勤奋,以及大胆学习借鉴,几为他人不可及。梵高学习日本浮世绘一事,足以证明...[详细]

    08-13 12:04文汇报
  • 神话世界的图像重构

    自汉代以来,《山海经》在其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阐释,人们以文字和图像试图揭示《山海经》的奥秘。以图释文、图文互见是我国古籍的重要文本形式,而《山海经》正是这种文本形式的源头之一。[详细]

    08-11 16:58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