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7-3161789

通讯员QQ群:242839438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新闻热线:0537-3161789   新闻邮箱:jndzwww@163.com   QQ:948367398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综合

十多年手工制作被誉“盖帘大王”

2013-10-22 12:23 作者:朱伟健 来源:齐鲁晚报
说起盖帘,很多人都不陌生。无棣水湾镇侯家村有位“盖帘大王”宋学勇,从事盖帘生意10多年,带动周边村民走上致富路。宋学勇告诉记者,刚开始做盖帘生意的时候比较困难,都是他自己开车去送盖帘,有时候出去一车货六七天都卖不出去。

宋学勇十几年如一日钟情于他的盖帘生意。

说起盖帘,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人们生活中很普通也很实用的家庭厨房用具,它的发明和使用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盖帘的用处也很多,有人用盖帘晾晒粮食、干果或摆放食品;也有的人用来做锅盖。无棣水湾镇侯家村有位“盖帘大王”宋学勇,从事盖帘生意10多年,带动周边村民走上致富路。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朱伟健

不忍传统工艺失传

毅然从事盖帘生产

10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水湾镇侯家村宋学勇的家中,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满是盖帘等工艺品。宋学勇从事盖帘生意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这里的盖帘应有尽有,不管尺寸是多少,想要什么类型的,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我们这的盖帘基本囊括了所有类型的盖帘,有放水饺的,有自己家锅盖上的。这些都是纯手工制品,比那些机械制品的好多了。”宋学勇说。

“盖帘在中国是传统的工艺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且是纯手工制品的,以前刚开始的时候盖帘的生产每天都会有几百万个,而现在都不到一百万了。”宋学勇因为不想让这个行业失传,毅然从事了生产盖帘生意。

宋学勇告诉记者,刚开始做盖帘生意的时候比较困难,都是他自己开车去送盖帘,有时候出去一车货六七天都卖不出去。但靠着自己的诚信经营,宋学勇的盖帘生意慢慢有了销路。

“放活”提高产量

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宋学勇的原材料有的是从东北、江西来的,有的是当地的。对于当地的很多人把原材料都烧毁了,他感到特别惋惜。宋学勇除了自己生产盖帘外,还会到其他地方“放活”,意思就是把原材料送到别人家去,做好了统一回收,这样大大提高了盖帘的产量。“现在我的盖帘在网上都可以订单,在百度首页上也可以找到我的盖帘。过几天正准备去申请文化遗产,现在做这个行业的不多了,对我们周边的村民邻居来说也是好事情。”宋学勇说。

事业刚刚起步

却查出患了白血病

就在宋学勇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却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难题。今年7月28日,就在宋学勇准备装车发货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浑身无力,就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检查出患了白血病。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全家人犯了难,抛开医药费不说,就是骨髓配型也是很困难的。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从医院里传来好消息,宋学勇和他妹妹的配型最为接近,还有20多天就要去移植骨髓。“这么年轻就得了这样的病,挺可惜的,希望越来越多的顾客能来订他们家的盖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侯家村村支书宋玉铎对记者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手机快拍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分享此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