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济宁人 标题 图文
  • “草根”派出所长扎根农村17年

    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是焦建新儿时的梦想。21岁大学后从警,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在用行动捍卫梦想。扎根农村派出所17年,焦建新累并快乐着,他用自己的执著和坚守,赢得了群众的赞许,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俺们的草根所长”。近日,焦建新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详细]

    11-11 13:45大众网-齐鲁晚报
  • 不为光环 只为坚守—全国优秀教师张进英

    张进英老师是金乡县鸡黍中学数学教师,1990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在20余年的从教生涯中,她始终坚持把“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孩子、安心留给家长”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也是她留给人们印象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详细]

    11-09 13:39大众网济宁频道
  • 乡村邮递员,甘当邮路上的“老黄牛”

    在累计21年的邮递员工作中,老景一直工作在投递一线,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从信件、汇款单到目前的快件、包裹,老景从来都是坚持在农村基层。这21年来,他累计骑坏了6辆自行车和两辆摩托车,行程达到40余万公里,由于经常换车胎、修车子,老景也锻炼成了修理自行车和摩[详细]

    11-07 11:35大众网-齐鲁晚报
  • 金乡县:凡人善举为诚信塑像

    几个月来,金乡县鸡黍镇任楼村的任大爷出门时都会往对过的老院子里望上一眼,他的意识里涂行善还和老伴在院子里整理刚收来的破烂。因为上了年纪, 77岁涂行善老人被儿子接回了河南老家,和任大爷一样这里的村民们依然留恋着这家相处了五六年“好邻居”。[详细]

    10-28 16:54大众网济宁频道
  • 周杉杉:包揽省残运会7个单项冠军

    刚刚结束的山东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最为夺人眼球的莫过于济宁游泳队的精彩表现。继杨婷婷拿下本届残运会首枚金牌,周杉杉紧随其后,为济宁游泳队再添一金,随后济宁游泳队的队员们百花齐放,以47枚金牌的好成绩位居金牌榜首位。而杨婷婷、周杉杉等一些勇敢走出黑[详细]

    10-23 16:38大众网济宁频道
  • 访九届残运会首金得主杨婷婷

    济宁新闻:盲人的世界是无光的黑暗,他们的生活同样会黯淡,然而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关爱下,他们之中却有不少人可以战胜自己,走出黑暗的世界,迎接新的“光明”。省九届残运会首枚金牌得主杨婷婷就是这样一位盲人姑娘。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位盲人姑娘的夺冠经历[详细]

    10-20 16:10大众网济宁频道
  • 退休工人讲述六十年生活巨变

    济宁新闻:张俊爱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接送孙女和外孙女上学,给孩子们做饭是她退休后每天的“工作”。“年轻时,我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居无定所的日子就像在昨天,转眼间,我照顾两个孙女,生活充裕,几十年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跟做梦似的。”张俊爱对记者说。[详细]

    10-18 09:46大众网济宁频道
  • 生在新中国 老知青话中国新旧历史

    济宁新闻:65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共和国喜庆六十五华诞,在我们身边,有一个群体与新中国同岁,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用宝贵的青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济宁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与祖国共同成长,他们的经历,是共和国鲜活的历史篇章。 [详细]

    10-16 15:40大众网济宁频道
  • 达而普孝圣城的仁孝精神传播者:李长胜

    李长胜,现任中共曲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先后在曾子故乡嘉祥和孔子故里曲阜任职。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百善孝为先”,时刻将“老人的事儿就是大事儿”挂在嘴边,他倡树孝德、力推孝行,积极传承弘扬孔子、曾子的孝文化思想,创新推进了曲阜“彬彬有礼道德[详细]

    09-19 13:56大众网济宁站
  • 痴迷婚纱摄影 传递幸福快乐

    嘉祥县有这么一位摄影师,对拍婚纱照有着痴迷的执着。在他看来,这是一份传递幸福的职业。从事婚纱摄影近20年,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拥有自己的婚纱摄影基地,给新人提供更大的展现幸福的空间。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今年他投资建造的摄影基地终于落户嘉祥县卧龙山[详细]

    09-05 14:30大众网-齐鲁晚报
  • 用精湛医术护卫百姓口腔健康

    从大医院辞职后,牙科医生贾玉红便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口腔门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玉红口腔已分别在济宁和邹城开了三家门诊。他不仅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帮患者治好了牙病,也帮助很多人树立了护牙理念。[详细]

    08-22 10:37大众网-齐鲁晚报
  • “泥腿子”俱乐部乐了种田人

    在韩岗镇1亩薹韭收入20000多元,1亩香菜收入18000多元,1亩茄子收入19000多元。这样的好事,只要你加入种植合作社,采取统供种、统管理、统一销售,准能实现这些收入。象这种信息分享、技术协作的科学种植与生产管理紧密结合,人不离村、脚不离地、收入又高的合作社被当[详细]

    08-18 15:06大众网济宁频道
  • 警察故事之刑警徐忠

    有一种乔木,生长在大漠戈壁,耐得住干渴,顶得住风沙,守得住寂寞,因为它牢牢植根于层沙下的土壤,它就是“胡杨”;有一位警察,工作在公安基层,侦破过大案,智擒过罪犯,不计名利,温暖社会,因为他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他就是汶上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二中队中队[详细]

    08-12 18:51大众网济宁频道
  • 用行动“捂热”百姓的心

    2014年3月16日,接过“第一书记”马保军手中的接力棒,济宁市特警支队薛怀珠、刘振宇、何东海三人来到蔚营村,为群众兢兢业业办实事,勤勤恳恳解难题,美丽的蔚营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详细]

    07-25 14:16大众网济宁频道
  • 艺术为媒,寻找奋斗“商机”

    不抽烟、不喝酒,在员工的眼中,李新中平生就两个爱好——看书、写毛笔字,时不时的还要品上几口好茶。这个从小在微山湖畔长大的企业家,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儒雅的味道。这些年他先后成立了汉画碑刻博物馆、中国票证博物馆和运河美术馆,正在不断的挖掘着文化艺术中的[详细]

    07-25 10:24大众网-齐鲁晚报
  • 巧手男裁缝裁出幸福生活

    在城区祥和园小区,52岁的张师傅已做了34年裁缝。他用精湛的手艺赢得了顾客的尊重,还供出一个大学生。[详细]

    07-25 10:22大众网-齐鲁晚报
  • 让真诚与辛劳开出最美的花朵

    马恩广,现年40岁,梁山县韩垓镇小学英语教研员,济宁市小学少先队优秀辅导员、梁山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敬老爱幼先进个人。他出生在教育世家,祖孙三代都是教师,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他,对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也把自己的一[详细]

    07-22 10:16大众网济宁频道
  • 手工羽毛扇,销往大都市

    春天购进鹅毛清洗消毒后晒干,初夏前手工制成上万把羽毛扇,盛夏时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任城区安居街道靳庄村有位羽毛扇“达人”,他就是今年52岁的谭立举。[详细]

    07-17 11:01大众网-齐鲁晚报
  • 民警王长伟:把工作做好,觉才睡得安稳

    济宁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王因派出所有个民警叫王长伟,他个子不高、胖乎乎的,见人总是满脸微笑,在王因街道,十里八村没人不知道这个“村里的公安”,村里五六岁的孩子见到他都调皮地说:那个胖子警察又来了。[详细]

    07-17 10:55大众网-齐鲁晚报
  • 泗水乡医刘庆民:关爱守留老人美名扬

    刘庆民,是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村的乡村医生,他行医35年,关爱守留老人诚爱之心的美名远近传扬。[详细]

    07-16 14:26大众网济宁频道
  • 为修复被盗井盖,她来回奔波

    虽然准备了一个多星期,但首次站上演讲台的王化茹还是很紧张。15日上午,仙营街道进行“每月一星”评选活动,根据10位侯选人的评分结果,网格员王化茹成功当选。 [详细]

    07-16 14:22齐鲁晚报
  • 兄弟敦和睦 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的《座右铭》里“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意思是说兄弟之间应该和睦,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可是在现代社会里,兄弟们之间真正能够做到“敦和睦”亲密无间的恐怕不是很多吧,尤其是受到经济市场化而带来的社会市场化的影响,兄弟们之间不顾亲情、大打出手、反目成[详细]

    07-16 08:53大众网济宁频道
  • 民警魏新勋:就怕群众有事想不起我来

    从警14年的魏新勋,是济宁市公安局任城分局的一名普通民警,自今年2月份调到苗营警务室以来,他尽心尽力为村民服务,通过加强防范宣传、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改善苗营村复杂的治安状况,村民们提起他,都十分信服和满意。[详细]

    07-15 10:20大众网-齐鲁晚报
  • 邹城"土干部"成群众贴心人

    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干部接地气、听民意、解民忧,邹城市在开展干部驻村联户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干部常讲“乡土话”、脚下粘满“泥疙瘩”、身上带着“土味道”。[详细]

    07-11 17:46齐鲁晚报
  • 86岁老人捐献角膜,成功救助两名失明患者

    近日,86岁的离休老党员杨学贤老人在兖州离世,他在生前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用于救治失明患者。这也是兖州第一位人体器官无偿捐献者。[详细]

    07-11 17:44齐鲁晚报
  • 扶起老大爷的"点衫哥"找到了

    6月24日,在鱼台街头一位老人突发高血压倒在地上,一位身穿白点衬衫的中年男子上前扶起并一直守候到救护车到来后才默默离去。本报6月26日曾以《“点衫哥”你在哪里?》进行寻找。10日这位好心人终于找到了,他就是鱼台县罗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董业军。[详细]

    07-11 17:42齐鲁晚报
  • 修复老照片,就像修复一段记忆

    因为时间过长,老照片上穿的衣服已看不清了。陈先生希望庞玉顺把父亲的照片修得更完整一些,这样可以看着父亲的照片,给儿孙们讲抗战故事了。[详细]

    07-08 13:38大众网-齐鲁晚报
  • 人民的接警员--王常红

    你好,这里是邹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请问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助的?[详细]

    07-03 11:10
  • 老人创作《汁泥韵味》珍藏回忆

    68岁的廉成玉老人做了30多年新闻宣传和文化创作工作,如今退休后愈发怀念乡村生活,于是提笔写下了长达36万字的乡村记忆小说——《汁泥韵味》。[详细]

    06-25 14:13齐鲁晚报
  • 救人的"绿衣女士"终于找到了

    14日中午,古槐路济医附院附近一老人突然晕厥,此时一名绿衣女士果断施救,待老人恢复神智并送上急救车后,女士悄然离去。[详细]

    06-23 14:04齐鲁晚报
  • “大杂院”里有个“好管家”

    济宁市土产宿舍3号楼共55户居民,在居民老陈及几位热心人的带领下,环境干净整洁。如今,说起小区的管理,居民均对老陈几人赞赏有加。 [详细]

    06-17 15:12齐鲁晚报
  • 小个子也能让篮球"炫"起来

    身高1.72米、宽松的T恤和裤子、身后背着一个包,包里装的是自己的“好兄弟”—篮球。16日下午2点多,爱打球更爱耍球的22岁小伙宋浩出现在体育馆外的广场上,准备来场个人SHOW。[详细]

    06-17 15:07齐鲁晚报
  • 平凡岗位铸忠诚 尽心尽责为人民

    “工作是一种方式,选择了,就要为之付出。”这是羊山镇行政执法中队队长唐亚东的座右铭。十几年来,唐亚东无论是在基层担任管区主任、管区书记期间,还是走上行政执法中队队长之后,始终秉承这一信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信守着、践行着、默默奉献着。 [详细]

    06-16 15:42大众网济宁频道
  • 七旬老人自学三年刻完《清明上河图》

    既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也没有专业的工具,68岁的岳成仁靠着对木雕的喜爱,自制木板和工具,用时三年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木刻创作。[详细]

    06-13 00:00大众网-齐鲁晚报
  • 泗水乡医刘庆民与他服务的1852名村民

    “我会沿着父亲走过的路,一直走下去,无论有多苦。”记者面前的男人叫刘壮壮,略显羞涩,他的名字乍一听有点儿谐趣,却是寄托了父亲对他最深的爱。他的父亲叫刘庆民,是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村的乡村医生,十里八庄的乡亲们看个病,都要指望他,因为他是隈泉庄村及其周[详细]

    06-12 08:29大众网济宁频道
  • "书迷"刘本立最爱线装图书

    2日下午,在鲁兴古槐大厦小区市民刘本立的书房内,记者看到近两千册图书占据了三个大书橱。从上世纪90年代起,刘本立便开始收藏图书,其中线装书更是他的最爱。每当翻看书籍时,他总是戴着白色手套,小心翼翼。[详细]

    06-05 15:53齐鲁晚报
  • 老船工精心守护2.7公里的河道

    6月1日,就是王文玉和搭档李学刚行走在越河上的第4个年头了。他们驾驶的船驶过,留下了身后干净的河面,他们用手中的打捞杆将河面上的垃圾“一网打尽”。已经花甲之年的王文玉和李学刚这两位济宁市排水处越河段上的老船工,每天都要在这条流淌在城区的河道上工作接近10个[详细]

    06-05 09:30大众网济宁频道
  • 曲阜前坊村有个好书记

    令红,男,1970年5月生人,2007年9月至今担任时庄街道前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他带领全体村干部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主动创新工作方法,不断适应新环境、新任务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各级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村庄工作有了很大的提升,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领导的认可。200[详细]

    06-04 15:23大众网济宁频道
  • 排除万难,做群众致富领路人

    吴艳丽扎根农村10年间,兢兢业业工作,无怨无悔。从嘉祥县纸坊镇一名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普通员工,到于庄服务区书记,再到四山服务区书记。在她的带领下,穷村的路通了,企业建起来了,村民实现了致富增收。[详细]

    06-03 15:21齐鲁晚报
  • 领悟儒家经典,贵在言传身教

    23日,在曲师大国学院挂牌仪式上,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受聘为国学院名誉院长。尽管已是第三次踏上故乡曲阜的土地,但在故乡发表演讲尚属首次。[详细]

    05-30 14:04大众网-齐鲁晚报
  • 鱼台县检察院段成华:“老百姓的事无小事”

    济宁新闻: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检察工作是神秘的,说到检察官,人们脑海中多是不苟言笑、严肃的形象。然而,鱼台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段成华却给人留下的多是“微笑科长”“农民兄弟”等亲切、谦和的印象。民事行政监察是一份繁琐的工作,牵涉到很多和老百姓[详细]

    05-26 16:33大众网济宁频道
  • 朱彦夫事迹感动孔孟之乡

    20日,“时代楷模”朱彦夫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来到济宁,报告团成员从朱彦夫的部队经历到担任张家泉村村支书,再到退休后历时七载创作出33万字的《极限人生》,他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孔孟之乡。 [详细]

    05-21 10:54大众网-齐鲁晚报
  • 吴洪祥用行动播种爱心与希望

    看望孤寡老人、捐资助学……吴洪祥是微山县一家企业的老板。20多年来,累计捐款120余万元,成为当地知名慈善家。为给孤寡老人带去一份温暖,从2008年开始,每年中秋节和春节他都在敬老院陪孤寡老人们一起度过。 [详细]

    05-20 16:01大众网-齐鲁晚报
  • 捡万元现金,清洁工转交民警寻失主

    “不是我的钱,绝对不能昧着良心瞒下来,不然良心一辈子不安生。”5月19日,在邹城一宾馆干清洁工的张衡萍在上班路上捡到装有万余元现金的钱包,主动送到了派出所。谈及此事,张衡萍如是说。[详细]

    05-20 16:00大众网-齐鲁晚报
  • 养花达人,邻居们的"花草顾问"

    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运河西区的盛保根家,除了客厅,两间朝阳的卧室和阳台摆满了各种花卉,芦荟、天竺葵、玉石莲、茉莉花,稍大点的盆栽还有铁树、橡皮树、一叶兰……大大小小有100多盆,都是盛保根的宝贝。[详细]

    05-19 15:43大众网-齐鲁晚报
  • 70多岁的乡村"美容师"

    邹城市中心店镇南营村的胡传耿老人已有70多岁了,背有些驼了,脸上布满道道沟壑,但他主动承担起打扫街道的任务。南营村人口虽然不是太多,但也有1600多口人,每天的生活垃圾也不少。[详细]

    05-19 09:48大众网济宁频道
  • "牵挂"他人,奉献大爱的一生

    以邹城市钢山街道西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文真为原型、经过社会活动家徐宁生先生和周延松先生近十年创作而成的情感小说《牵挂》,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详细]

    05-16 16:32大众网-齐鲁晚报
  • 创业不为挣钱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多亏了杨总,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他是我们哥仨的大恩人,这辈子我们仨就踏踏实实的跟着杨总干了。”说这话的人名叫史宾,今年37岁,河南汝州人。他口中的杨总名叫杨振爱,中共党员,山东泰跃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详细]

    05-16 15:34大众网济宁频道
  • 咱济宁的拆弹部队

    如果你看过美国电影《拆弹部队》,对其中排爆兵身穿专业排爆服走在战场上的场景一定不会陌生。那伴随炸弹升腾而起的巨大蘑菇云和地底飞起的漫天沙砾,使排爆兵增添了一抹英雄色彩。在武警济宁市支队特勤排,排爆组两位精兵组成了一支小的“拆弹部队”。 [详细]

    05-16 11:37大众网-齐鲁晚报
  • 教授:不讲究吃穿,就爱买点书

    有两件事,张立国觉得最有意义。一件是上月刚获评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济宁仅有两人获奖),另一件是2002年建立了国内高校中唯一的报告文学研究所。[详细]

    05-14 16:11齐鲁晚报